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张家港农民刷卡就医
作者:谭啸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7-04-26 16:14:11
摘要:张家港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则享受到了更方便的待遇,他们已经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报实销。
在国内大多数医院,享受医疗保险的居民通常是先去医院看病,再拿着各类票据到社保报销,报效的费用通常得一两个月才能到账。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流程繁琐,而且要求苛刻,万一不留神弄丢了一张票据,就没办法报销了。
而与此相对比,张家港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则享受到了更方便的待遇,他们已经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报实销。
刷卡就医 实时结报
65岁的季永芳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黎明村的普通农民,当记者在杨舍镇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访时,她正在这里看病。医生询问了病情,并做了血压、听诊等常规检查后,断定只是普通的感冒,并给季永芳开出了药方。
交费时,季永芳拿出自己的新型合作医疗IC卡,医生把它插在电脑读卡器上,一张医药费收据单就打印出来了。记者看到单据上面清楚地写着: 西药费、挂号费和诊疗费3项总计34.8元,现金结付22.8元,合作医疗基金结付12元; 还清晰地记录着: 上次累计报销金额为16.8元,本次实际列入报销的总费用为30元,报销金额为12元。
季永芳主动把她的医疗IC卡拿给记者看, “有了这张卡后简直是太方便了,用了什么药、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清清楚楚,而且当场就能报销。”季永芳高兴地说: “我大女儿住在金港镇,我经常会在她家住上一段时间,我这张卡还能在他们那里看病呢。”IC卡还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参保群众在张家港市辖区范围内的任何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并实报实销。
张家港市卫生局副局长施剑杰说: “全市合作医疗基金实现一级统筹、一级核算,不仅提高了基金抗风险能力,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参保群众。”
“以往,我们只在每年的6月和12月才能报销医疗费,一年只有两次。所以,只能自己拿钱先看病,再等个一年半载才能报销,而且报销时要排很长的队,非常不方便。”季永芳向记者介绍了没有使用IC卡时的情景。
在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之前,合作医疗补偿结报完全依靠人工审核。审核工作手续繁琐、效率低下,许多参保群众为报销医药费不但要跑很远的路程,而且领取到补偿金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张小小的卡片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方便、快捷和满意,还减轻了乡村医生的工作负担。
杨舍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一位负责同志说: “以往,每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都有一本合作医疗证,乡村医生除了给患者看病、开药方外,还要进行登记台账、计算报销比例、查询以往的报销额度等工作,大约有七八个工作步骤,而如今这些繁琐的步骤简化到了三步,其他工作全都由电脑代替完成了。”
合作医疗的IT管家
目前,张家港市52.17万参保对象全部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时结报。IC卡为张家港50多万农民看病报销带来了根本性变革,而这一变革的“幕后功臣”则是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
2005年,张家港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十项工程之一,总投资1288万元。该系统在张家港市疾控中心设立1个数据中心,配备存储、服务器、备份、局域网网络、后备电源等硬件系统; 在各镇、管理区合管所建立9个分中心,配备电脑、打印机、网络安全设备和IC卡读写设备; 在33家医院和2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信息点,配备数据交换服务器、工作站等硬件设备,通过租用电信VPN专网,数据中心、信息点、分中心实现计算机联网。
与城市里建设多年的社保系统不同,张家港市的新型合作医疗的信息化基础一片空白,“相当于从一张白纸开始。” 施剑杰说。“也正是由于从零开始,为我们减少了很多羁绊和束缚。除了前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建设方案制定外,我们重点抓住并有效解决了三大难点。”据苏州市卫生局信息处副处长吴建明介绍。首要难题是对医生进行强化培训,在此之前,乡村医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电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医生。截止到2006年9月底,已经对338名乡村医生完成了计算机操作培训; 截止到2006年12月21日,完成了对323名乡村医生的软件操作培训工作。
二是参保农民的基本信息采集。对各镇(管理区)信息采集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明确工作内容和进度,为及时制作、发放IC卡奠定了基础。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使用电脑收据的报批。会同张家港市财政局向苏州市财政局和江苏省财政厅申请,为各镇(管理区)统一印制了一定数量的电脑票据,并与张家港市财政局共同下发有关票据的使用及管理规定。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
遏制“大处方”,是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管理系统的另一个神勇之处。系统为乡村医生开具的处方设置了30元警示线,凡是超过30元的处方,数据中心都会进行重点监督与审核,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遏制了“大处方”现象,颇受老百姓的欢迎。
此外,系统还将参保人员的社区卫生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管理参保人员的家庭状况、健康档案、诊疗信息等,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功能的信息化管理。
当前,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对象已由农民扩大到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所有本市在籍居民,以及持一年以上暂住证并在当地从事农副工业生产的“新张家港人”。 全市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的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100%,“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障”的目标在张家港市已经实现。
2007年1月,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明确: 把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是当前这场声势浩大的医疗改革的重要战场。而信息化则是这场战争的武器之一,是提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合作医疗建设,我们看到,要发展与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必须依靠信息化。” 施剑杰说。
链接:多级模块各司其职
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分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镇合管所、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等模块。
社区卫生服务站模块主要完成合作医疗结报、参保人员健康信息和公共卫生基本信息的收集;
医院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合作医疗参保病人住院及门诊医疗费用结报及结报数据上传等功能,预留电子病历数据收集接口;
镇合管所模块对本镇发生的结报信息进行监督和查询、统计等,对事后报销进行初审及医疗信息录入,并根据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指令进行报支;
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模块主要完成全市合作医疗补偿的终审校对,并对全市发生的结报信息进行监督和查询、统计等;
数据中心模块对合作医疗结报资金进行全面监控,评估资金运行质量,同时对辖区内卫生资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而与此相对比,张家港市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则享受到了更方便的待遇,他们已经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报实销。
刷卡就医 实时结报
65岁的季永芳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黎明村的普通农民,当记者在杨舍镇蒋东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访时,她正在这里看病。医生询问了病情,并做了血压、听诊等常规检查后,断定只是普通的感冒,并给季永芳开出了药方。
交费时,季永芳拿出自己的新型合作医疗IC卡,医生把它插在电脑读卡器上,一张医药费收据单就打印出来了。记者看到单据上面清楚地写着: 西药费、挂号费和诊疗费3项总计34.8元,现金结付22.8元,合作医疗基金结付12元; 还清晰地记录着: 上次累计报销金额为16.8元,本次实际列入报销的总费用为30元,报销金额为12元。
季永芳主动把她的医疗IC卡拿给记者看, “有了这张卡后简直是太方便了,用了什么药、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清清楚楚,而且当场就能报销。”季永芳高兴地说: “我大女儿住在金港镇,我经常会在她家住上一段时间,我这张卡还能在他们那里看病呢。”IC卡还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参保群众在张家港市辖区范围内的任何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并实报实销。
张家港市卫生局副局长施剑杰说: “全市合作医疗基金实现一级统筹、一级核算,不仅提高了基金抗风险能力,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参保群众。”
“以往,我们只在每年的6月和12月才能报销医疗费,一年只有两次。所以,只能自己拿钱先看病,再等个一年半载才能报销,而且报销时要排很长的队,非常不方便。”季永芳向记者介绍了没有使用IC卡时的情景。
在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之前,合作医疗补偿结报完全依靠人工审核。审核工作手续繁琐、效率低下,许多参保群众为报销医药费不但要跑很远的路程,而且领取到补偿金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张小小的卡片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方便、快捷和满意,还减轻了乡村医生的工作负担。
杨舍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一位负责同志说: “以往,每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都有一本合作医疗证,乡村医生除了给患者看病、开药方外,还要进行登记台账、计算报销比例、查询以往的报销额度等工作,大约有七八个工作步骤,而如今这些繁琐的步骤简化到了三步,其他工作全都由电脑代替完成了。”
合作医疗的IT管家
目前,张家港市52.17万参保对象全部实现了刷卡就医、实时结报。IC卡为张家港50多万农民看病报销带来了根本性变革,而这一变革的“幕后功臣”则是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
2005年,张家港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十项工程之一,总投资1288万元。该系统在张家港市疾控中心设立1个数据中心,配备存储、服务器、备份、局域网网络、后备电源等硬件系统; 在各镇、管理区合管所建立9个分中心,配备电脑、打印机、网络安全设备和IC卡读写设备; 在33家医院和2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信息点,配备数据交换服务器、工作站等硬件设备,通过租用电信VPN专网,数据中心、信息点、分中心实现计算机联网。
与城市里建设多年的社保系统不同,张家港市的新型合作医疗的信息化基础一片空白,“相当于从一张白纸开始。” 施剑杰说。“也正是由于从零开始,为我们减少了很多羁绊和束缚。除了前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建设方案制定外,我们重点抓住并有效解决了三大难点。”据苏州市卫生局信息处副处长吴建明介绍。首要难题是对医生进行强化培训,在此之前,乡村医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电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医生。截止到2006年9月底,已经对338名乡村医生完成了计算机操作培训; 截止到2006年12月21日,完成了对323名乡村医生的软件操作培训工作。
二是参保农民的基本信息采集。对各镇(管理区)信息采集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明确工作内容和进度,为及时制作、发放IC卡奠定了基础。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使用电脑收据的报批。会同张家港市财政局向苏州市财政局和江苏省财政厅申请,为各镇(管理区)统一印制了一定数量的电脑票据,并与张家港市财政局共同下发有关票据的使用及管理规定。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
遏制“大处方”,是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管理系统的另一个神勇之处。系统为乡村医生开具的处方设置了30元警示线,凡是超过30元的处方,数据中心都会进行重点监督与审核,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遏制了“大处方”现象,颇受老百姓的欢迎。
此外,系统还将参保人员的社区卫生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管理参保人员的家庭状况、健康档案、诊疗信息等,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功能的信息化管理。
当前,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对象已由农民扩大到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所有本市在籍居民,以及持一年以上暂住证并在当地从事农副工业生产的“新张家港人”。 全市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的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100%,“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障”的目标在张家港市已经实现。
2007年1月,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明确: 把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是当前这场声势浩大的医疗改革的重要战场。而信息化则是这场战争的武器之一,是提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合作医疗建设,我们看到,要发展与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必须依靠信息化。” 施剑杰说。
链接:多级模块各司其职
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张家港市新型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分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镇合管所、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等模块。
社区卫生服务站模块主要完成合作医疗结报、参保人员健康信息和公共卫生基本信息的收集;
医院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合作医疗参保病人住院及门诊医疗费用结报及结报数据上传等功能,预留电子病历数据收集接口;
镇合管所模块对本镇发生的结报信息进行监督和查询、统计等,对事后报销进行初审及医疗信息录入,并根据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指令进行报支;
市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模块主要完成全市合作医疗补偿的终审校对,并对全市发生的结报信息进行监督和查询、统计等;
数据中心模块对合作医疗结报资金进行全面监控,评估资金运行质量,同时对辖区内卫生资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