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尚需时日的近距离手机支付

作者:Cww.net.cn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7-03-13 08:55:58
摘要: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常常接触近距离手机支付的课题,这里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希望可以和各位专家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NFC手机支付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常常接触近距离手机支付的课题,这里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希望可以和各位专家进行一番探讨。 

    相比通过短信和WAP等远程手机付费方式,近距离手机支付快速、安全且操作简易,是未来手机支付的发展方向。目前市面上针对此类支付的解决方案有条形码扫描、红外线、蓝牙和非接触等几种技术,而非接触技术因为安全保密性高,最被业内人士看好。 

    非接触手机支付技术,目前有两套比较成熟的方案,一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NFC,另一种是双界面SIM卡方案,国外SIM卡商Gemplus早年曾推过CombiSIM,而国内卡商捷德也有类似的方案,叫SIMpass。无论是SIMpass还是NFC,都是在手机或者SIM卡中加入了非接触智能卡芯片,与支付设备进行近距离通讯,从而实现支付。 

    两套方案在技术层面孰优孰劣,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因为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影响某种应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能否建立起一个被产业链成员各方接受的角色分工明确且利益分配均衡的合作共赢机制,而技术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 

    近距离手机支付涉及的产业链环节很多,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参与的环节和各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不相同,但是无论何种方案,近距离手机支付的核心环节都包括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用户这三个环节。 

    对于用户而言,只要能够保障交易的安全、便捷且不增加过多的额外成本,对于近距离移动支付持欢迎的态度,市场调研机构的调研结果也多次验证了这个结论。 

    因此手机支付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商业合作模式。与手机电视不同,在手机电视领域,移动运营商可以脱离广电系统,在自己的无线宽带网上推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的互动移动视频业务,然而在近距离手机支付领域,由于金融监管制度的缘故,移动运营商无法绕过金融机构独立提供手机支付服务。 

    移动运营商当然愿意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因为移动支付不仅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增值服务,增加客户的粘滞度,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盈利渠道。然而前提是业务结算或用户认证必须通过移动运营商来进行,运营商不会容忍手机终端商和金融机构直接合作从而绕过运营商的做法。而NFC技术允许手机厂商直接与金融机构合作,例如,去年Nokia就和中国银联合作试点推广NFC手机支付业务,另外,NFC技术还要求必须对手机终端进行改造,这无疑也会影响用户使用近距离移动支付的积极性。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运营商对NFC技术一直持谨慎的态度。 

    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近距离移动支付赋予手机这一无处不在的移动终端银行卡功能,从而大大增加了银行卡的刷卡频率,金融机构可以从手机支付中获得不菲的手续费等收入。然而金融机构如果放任由移动运营商占据移动支付的主导地位,则很可能会对现有商业银行卡业务造成冲击,虽然近距离手机支付主要是低额度支付,然而考虑到手机的普遍性,近距离手机支付很有可能影响这些商业银行的正常营收。如果SIMpass技术成为近距离支付的主流,则意味着所有的手机支付的认证甚至结算都必须在移动运营商的平台上进行。这一点,金融机构是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金融机构的利益得到保证之前,SIMpass技术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因此,由于近距离手机支付巨大的潜在市场,使得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对这一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次第展开,双方都在竭尽所能,强调自己在这一链条中的核心地位。尽管双方都清楚竞合是移动支付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然而,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在合作方案上达成共识。 

    移动运营商需要明白的是,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必然带来移动领域的跨产业融合,移动运营商在推广移动电视、移动支付、手机上网等新兴业务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触动这些行业原有主导者的既得利益,这都要求运营商必须能够学会使用高超的博弈策略,建立起共赢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