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问题到底在哪里?
作者:国际商报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7-03-04 11:46:32
摘要:就物流信息化而言,RIFD技术始终是近年来众人瞩目的焦点。这边摩托罗拉刚刚完成对迅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那边斑马技术公司又宣布以1.2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WhereNet公司的全部股份。相关专家预计,随着RFID产业深入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地公司通过收购。主动进军RFID领域。
就物流信息化而言,RIFD技术始终是近年来众人瞩目的焦点。这边摩托罗拉刚刚完成对迅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那边斑马技术公司又宣布以1.2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WhereNet公司的全部股份。相关专家预计,随着RFID产业深入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地公司通过收购。主动进军RFID领域。
斑马主动进攻
相关人员透露,对于WhereNet公司的收购将于本月底完成。目前,斑马已经获得代表WhereNet公司85%以上有表决权股票的股东的表决同意。
对于此次收购,双方公司的领导者都表示出乐观的前景。斑马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EdwardKaplan告诉记者:“WhereNet为斑马的业务带来了另一个高速发展的平台。主动RFID是被动RFID及条码扫描的自然补充,后两者正是斑马的主要强项。因此,主动RFID将增强我们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业务改进解决方案的能力。”
根据独立行业分析家预计,主动RFID系统的销售额将从2006年的..5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9%。分析家还预测,RTLS将从2005年的15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6亿美元。
斑马管理层预计,WhereNet的销售额将会从2006年的3600万美元增长至今年的近5000万美元。预计此次收购在2007年会略微减少斑马的净收入,以后将逐步增加。
业界在推广RFID时用错了劲
业界的关注,公司的信心,媒体的报道,虽说让RFID被冠以“最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的称号,然而到目前为止,RFID的应用只是限于几个行业,其中到底有什么阻碍因素?是因为其被商业化的时间短,还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所致呢?优利公司的全球政府公共事业部大中华区执行总监秦峰为记者解答了疑惑。秦峰坦言:“RFID还未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并非技术不成熟,而是业界在推广RFID时用错了劲,过分侧重成本角度,而忽略了向最终用户强调RFID所带来的价值。”
秦峰告诉记者,大多数IT技术在其萌芽及成长阶段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市场对一种崭新技术通常会采取保留态度,因此厂商会着重介绍其性价比、投资回报等观念,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市场教育过程,最后到某种技术完全成熟时,最终用户对此已有很高的接受程度。然而RFID推进市场的过程并不依循这个轨迹,它在数据自动化采集的卓越表现很早便被用户所肯定,被认为在物流、防伪、实时定位、动物防疫等应用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算是困扰许多IT技术的标准问题对RFID也不是大障碍,在RFID发展的早期,一直盛传着RFID是一种专有技术,没有任何标准可循的一种错误观念。如今,已经有不同标准确保各种频率和应用的顺利进行。
秦峰表示,就是因为RFID业界对市场的价值观理解有偏差,它们又做错了另一个判断,就是以为妨碍最终用户广泛采用RFID的因素是成本考虑。业内有一个颇流行的说法,当每个RFID标签的成本价下降到5美分时,RFID的应用就会到达“井喷”的临界点。现在RFID标签的成本早已下降到这个水平,然而这口油井还丝毫没有喷的迹象。更令业界大惑不解的是有些用户却愿意付出颇高的总IT成本部署RFID方案,例如美国的铁路行业是采用每个价值为50美元的RFID标签来用于追踪铁路卡车,这是5美分的1000倍,很明显RFID成本不是其单一的考虑条件。
“RFID厂商单纯强调成本是吃力不讨好的,RFID系统包括标签、读写器和软件三个部件,由于一个作业系统(例如整个物流输送链)有多个站点需要使用到这些部件”,秦峰补充说,“因此其总体设备投入成本不会特别低,如不在经济效益这方面增加砝码,企业心中的天平对RFID的评价肯定永远是成本高于经济效益。所以只有令市场清楚明白RFID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个产业的腾飞瓶颈将可迎刃而解。”
斑马主动进攻
相关人员透露,对于WhereNet公司的收购将于本月底完成。目前,斑马已经获得代表WhereNet公司85%以上有表决权股票的股东的表决同意。
对于此次收购,双方公司的领导者都表示出乐观的前景。斑马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EdwardKaplan告诉记者:“WhereNet为斑马的业务带来了另一个高速发展的平台。主动RFID是被动RFID及条码扫描的自然补充,后两者正是斑马的主要强项。因此,主动RFID将增强我们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业务改进解决方案的能力。”
根据独立行业分析家预计,主动RFID系统的销售额将从2006年的..5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9%。分析家还预测,RTLS将从2005年的15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6亿美元。
斑马管理层预计,WhereNet的销售额将会从2006年的3600万美元增长至今年的近5000万美元。预计此次收购在2007年会略微减少斑马的净收入,以后将逐步增加。
业界在推广RFID时用错了劲
业界的关注,公司的信心,媒体的报道,虽说让RFID被冠以“最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的称号,然而到目前为止,RFID的应用只是限于几个行业,其中到底有什么阻碍因素?是因为其被商业化的时间短,还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所致呢?优利公司的全球政府公共事业部大中华区执行总监秦峰为记者解答了疑惑。秦峰坦言:“RFID还未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并非技术不成熟,而是业界在推广RFID时用错了劲,过分侧重成本角度,而忽略了向最终用户强调RFID所带来的价值。”
秦峰告诉记者,大多数IT技术在其萌芽及成长阶段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市场对一种崭新技术通常会采取保留态度,因此厂商会着重介绍其性价比、投资回报等观念,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市场教育过程,最后到某种技术完全成熟时,最终用户对此已有很高的接受程度。然而RFID推进市场的过程并不依循这个轨迹,它在数据自动化采集的卓越表现很早便被用户所肯定,被认为在物流、防伪、实时定位、动物防疫等应用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算是困扰许多IT技术的标准问题对RFID也不是大障碍,在RFID发展的早期,一直盛传着RFID是一种专有技术,没有任何标准可循的一种错误观念。如今,已经有不同标准确保各种频率和应用的顺利进行。
秦峰表示,就是因为RFID业界对市场的价值观理解有偏差,它们又做错了另一个判断,就是以为妨碍最终用户广泛采用RFID的因素是成本考虑。业内有一个颇流行的说法,当每个RFID标签的成本价下降到5美分时,RFID的应用就会到达“井喷”的临界点。现在RFID标签的成本早已下降到这个水平,然而这口油井还丝毫没有喷的迹象。更令业界大惑不解的是有些用户却愿意付出颇高的总IT成本部署RFID方案,例如美国的铁路行业是采用每个价值为50美元的RFID标签来用于追踪铁路卡车,这是5美分的1000倍,很明显RFID成本不是其单一的考虑条件。
“RFID厂商单纯强调成本是吃力不讨好的,RFID系统包括标签、读写器和软件三个部件,由于一个作业系统(例如整个物流输送链)有多个站点需要使用到这些部件”,秦峰补充说,“因此其总体设备投入成本不会特别低,如不在经济效益这方面增加砝码,企业心中的天平对RFID的评价肯定永远是成本高于经济效益。所以只有令市场清楚明白RFID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个产业的腾飞瓶颈将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