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徽省“十一五”无线电管理发展规划

作者:省信息产业厅网站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7-03-04 11:44:34
摘要:当前,无线电技术日新月异,无线电业务日益丰富。3G(第三代移动通信)、WiMAX(宽带无线接入)、UWB(超宽带)、WLAN(无线局域网)、RFID(射频识别)、ZigBee(极低耗短距离无线网络)等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微波通信、集群通信、无线接入和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快速推进;语音、数据、图像业务由单一网络向多媒体、多业务综合网络发展,各种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数字化、宽带化、网络化、个性化已成趋势。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实现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全省无线电事业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快速发展。随着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广泛应用,无线电频率需求和台(站)数量将迅速增加,频率资源将日趋紧张,电磁环境将日趋复杂,无线电管理的任务将进一步加重,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为明确目标和任务,指导全省“十一五”期间无线电管理工作,促进我省无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提纲要求,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十五”期间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回顾

(一)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明确了省无线电管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将全部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省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制定和出台了《安徽省无线电管理监督检查办法》和《安徽省手机信号屏蔽器的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无线电执法和监督检查工作,全省依法立案查处无线电违法案例248起,在2005年全国无线电行政执法案例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征收工作,五年来,全省共征收频率占用费近2.37亿元,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支持了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

(二) 频率台(站)管理进一步规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在对已指配使用频率、台(站)进行清理的基础上,修订了省频率使用规划。在频率指配和台(站)审批中,严格执行频率使用规划,加强了技术审查和电磁兼容分析,提高了频率台(站)管理的科学性。对全省GSM、CDMA、PHS基站、各类广播电视台、对讲机等台(站)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和检测。规范了业余电台的设置使用。开展了大功率无绳电话机清理,高楼高山高塔设台清理,民用航空专用频率和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整顿以及无线电发射设备市场专项检查等活动,频率台(站)管理进一步规范。

     “十五”期间,全省无线电事业迅速发展,台(站)数量快速增长。截止2005年底,全省无线电台(站)数968.3万个,是“九五”期末的4.46倍。无线电技术被广泛使用,移动通信、无线接入、无线数据等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三) 技术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全省投资约1.4亿元,用于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目前全省无线电管理业务用房面积为1.7万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了5000平方米。技术装备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全省拟建无线电监测A级站1个、B级站5个、C级站12个。无线电监测网已建成25座无线电固定监测测向站,配备了19部移动监测测向车、20部监测业务用车,实现了全省联网监测。全省新增了频谱仪、场强仪、综合测试仪等测试仪器94台套;省无线电检测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认证,具备了多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能力;派出机构均建成屏蔽室,配置了常用无线电测试设备,增强了无线电管理技术保障能力。建设了无线电管理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计算机系统联网,开展了台(站)管理、网上办公等应用,无线电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 电波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施,开展常规无线电监测,加强重要时期、重点频段的无线电监测,查找不明信号,查处违章设台,排除有害干扰,保障了各类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和重大活动的无线电通信畅通。几年来,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共排查干扰160起,其中严重干扰62起,有效地保护了电磁环境,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五)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五”期间,着力抓了无线电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解决了部分派出机构级别低的问题;全省新增工作人员编制17名,技术人员编制12名,通过公开招考新进无线电管理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26名,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充实到无线电管理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加强了在职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开展技术演练和竞赛活动,全员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依法管理的能力不强;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台(站)管理有待加强;组织机构有待完善,人员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技术设施建设由于资金管理体制调整造成资金缺口较大,没有全面完成《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十五”规划》的建设目标。监测网性能、功能、频率范围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覆盖空间、频段、业务不够;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不足;对新技术新业务研究不够,无线电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不高。这些问题将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无线电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无线电技术业务的发展趋势

    当前,无线电技术日新月异,无线电业务日益丰富。3G(第三代移动通信)、WiMAX(宽带无线接入)、UWB(超宽带)、WLAN(无线局域网)、RFID(射频识别)、ZigBee(极低耗短距离无线网络)等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微波通信、集群通信、无线接入和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快速推进;语音、数据、图像业务由单一网络向多媒体、多业务综合网络发展,各种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数字化、宽带化、网络化、个性化已成趋势。

(二) 全省无线电事业的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省经济的崛起,无线电的应用领域将迅速扩展。目前全省各类公众移动通信终端已超过1000万台,但仅占人口比例15%左右,GSM、CDMA、PHS、数字集群以及3G移动通信发展空间大,移动通信用户将快速扩张。公安、水利、电力、交通、森林防火的专用无线电通信网继续稳定增长。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开播无线数字电视,试播移动电视,广播电视台(站)数量继续增加。政府应急指挥、城市公用事业等均广泛采用无线电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和射频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类无线电业务将呈快速扩张趋势。

    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迅猛发展,使得无线电频率需求增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科学配置、有效利用好有限的频率资源,满足各类无线电业务对频率的需求,规范台(站)设置,避免和减少无线电干扰,保证各类业务和合法台(站)有序和谐正常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用无线接入、MMDS等经济有效的无线电技术解决我省偏远农村地区的通信、广播电视问题,实现“村村通”工程,是无线电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我省地处华东腹地,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长江、淮河横贯全境,既是民航航路交汇点,公路、铁路的枢纽,又是水上黄金通道的重要区段,各类导航、调度无线电业务繁忙。保护民航、铁路、水上无线电通信畅通,保障交通安全的任务日趋繁重,无线电通信在长江、淮河流域的防汛救灾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省地域内有多处军用机场、设施和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当今信息战时代,无线电管理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的任务愈来愈重。另外,在防范敌对势力和违法分子利用无线电技术手段进行破坏和犯罪,保障重大活动、重要部门和特殊时期的无线电通信畅通,为政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等方面,也面临着日益繁重的任务。

    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无线电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无线电技术和业务的发展,无线电台(站)数量急剧增加,各类工科医设备和家用电器日益增多,电磁环境日趋复杂,背景噪声大幅提升,无线电干扰多发且复杂。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构建和谐电磁环境,确保各类台(站)有序正常运行,保障设台用户的合法权益的难度加大,无线电管理的技术手段与能力亟需提高。

(三)我省无线电管理面临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无线电技术数字化、宽带化和综合化明显加速,无线电业务应用日益广泛,无线电管理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好我省“十一五”无线电管理发展规划,促进各类无线电业务健康发展,使无线电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再上新的台阶,为我省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决策,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明确发展方向,开拓创新,推进频率台(站)管理、法制建设、技术设施建设与应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我省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为构造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使全省频率资源利用进一步合理有效、台(站)管理进一步规范、电波秩序进一步好转、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技术设施进一步改善、组织和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无线电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二)依据和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2、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提纲》3、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区域规划《长江防洪区无线管理“十一五”规划(报批稿)》4、《全国无线电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无线电监测网技术体制》、国际电联(ITU)《频谱监测手册》5、《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7、技术设施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和无线电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到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并具有扩展性和前瞻性。建设与应用并重,发挥好技术设施的支撑与服务作用。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法规建设和依法行政1、开展立法调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结合安徽省情,制定《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完成《安徽省无线电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颁布。3、按照《安徽省无线电管理监督检查办法》,开展无线电管理执法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纠正违规行为。4、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提高全社会遵守无线电管理法规的意识,提升无线电管理的社会认知度。(二)建立科学高效的频率台(站)管理机制1、逐步建立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频率资源管理机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提高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努力满足各类无线电业务的频率需求。2、按照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频率划分规定》,结合我省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修订我省频率资源使用规划。在规划时重点关注3G技术的开发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频率需求。对1GHz-3GHz频段在用频率和微波波道按照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3、建立对重要业务、重点行业的频率保护协调机制。加强与民航空管、水上通信、广播电视和公安、安全、人防、武警等部门的协调,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切实保障民用航空、水上安全、列车调度、森林防火和公安、安全、人防、武警等频率的安全使用。4、建立多部门协同共管机制。加强与公安、安全等部门的合作,强化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打击违反无线电管理法规、破坏无线电业务的犯罪行为。加强与质监、工商、海关等部门的合作,强化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科研、生产、销售和进口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公众移动基站、广播电(视)台、业余电台、专业对讲机、卫星地球站和船舶电台等台(站)的管理;规范公安、安全等专用电台的管理。5、建立与军队及周边省、市的协调机制。加强与军队及周边省、市的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多层次、便捷的军地间、地域间沟通协调机制。在保密与授权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与周边省市实现多边联管,促进共同发展。6、建设频率台(站)管理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完善频率台(站)数据库,建立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实现频率申请、台(站)设置等业务的网上申请、审批,加强电磁兼容分析,提高频率台(站)管理的科学水平。7、关注和跟踪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应用研究,积极探索繁荣无线电事业与保护电磁环境和谐的途经,推动如室内无线综合覆盖、基站集约化、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应用,优化资源使用格局。(三)加强无线电监测1、加强常规无线电监测。制定全省无线电监测规范并贯彻实施。明确日常监测任务、监测要求,加强检查考核,使得无线电监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2、加强重点频段重要业务的无线电监测。掌握重点频段频率占用和重要台(站)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核查不明信号,查处非法电台,排除有害干扰。3、建立全省无线电监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全省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统一协调,发挥全省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联网功能和技术设备整体优势,提高应对各类无线电突发事件的能力。4、加强省、市无线电监测站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发挥省监测站对全省无线电监测业务的指导作用。5、发挥省、市无线电监测站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电磁兼容分析,为台(站)设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公众基站、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检测,防止设备故障造成干扰。加强电磁环境和背景噪声检测,积累资料为建立和谐电磁环境、保护空中电波秩序服务。(四)加大技术设施建设力度1、省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建设

    在合肥市建设省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该中心兼备全省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无线电监测控制中心、无线电设备检测中心、无线电管理信息中心、无线电监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无线电干扰协调中心、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研究中心、全省无线电管理人员培训和岗位练兵基地等功能。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完善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覆盖短波、超短波、微波等频段和通信、广播电视、卫星、雷达等业务,填补空白,实现对不同体制信号的监测分析;建设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配备较完善的中心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系统、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建设无线电检测系统,建立电波模型库,进行仿真实验和电磁兼容分析。监测指挥控制中心对全省监测测向、监测测试实施全程全网指挥控制,联网操作、数据交换和安全备份;信息网络实现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兄弟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互联互通。2、无线电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网建设1)完善全省无线电管理综合业务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更新、升级、扩充硬件设施,提升全省无线电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全省网络安全、网络备份、网络分析、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应急交换系统。建立多媒体应用平台,实现网络会议、网上培训、远程会商等功能。2)完善无线电管理综合数据库。按照一体化思想建设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高速、大容量、高度灵活和安全可靠的无线电管理综合数据库。将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和频谱监测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有效提高对各种无线电波和频率使用情况的技术分析能力。选择1~2个市建设数据分中心。3)更新全省地理信息数据。采用现势性较好的卫星影像和航空摄影资料更新地物地貌数据,以《大比例尺地图数字化采集技术规范》为标准,逐步建立完善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栅格地图(DRG)的数字地图,按需对一些市主城区建三维建筑物模型图(DBM)。4)建设安徽省无线电管理电子政务和多媒体应用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安徽省无线电管理门户网站,逐步建立政务信息发布、网上审批、办公自动化、短信通知服务、决策支持、公文交换、CA认证应用等系统,使我省无线电管理实现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5)加强业务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要求,全面应用国家监测中心统一开发的各类软件。结合我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发挥在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自身技术力量的优势,组织开发符合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要求的无线电管理应用软件。3、无线电监测网的建设1)继续按照十五规划要求,进行VHF/UHF频段监测测向网的建设。完善合肥A级监测站功能,将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监测站由B级站扩建为A级站;淮南、淮北监测站由C级站扩建为B级站;对已建的各市无线电监测测向站,调整增加站点,增加设备功能,提高无线电监测网络的整体协调和应急反应能力。2)建设高山无线电监测测向站。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建设5~6座高山无线电监测测向站,有效解决我省监测网空间覆盖范围小、覆盖业务不够的问题;扩大对频域、空域、时域、体制域和各种宽带业务的监测范围,争取“十一五”末无线电监测网能基本覆盖我省大部分区域,形成陆地、空中、水上相结合的立体监测网。3)建设长江、淮河安徽段防洪区无线电监测专网

    建设长江防洪区安徽无线电监测专网。按照国家《长江防洪区域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要求,在长江安徽段增建4个固定无线电监测测向站,增配两个车载移动站、一个船载式移动站、两个可搬移站、两台手持设备,联入国家长江防洪区网络管理中心(武汉),满足长江防洪区无线电监测工作的需要。在芜湖建设长江防洪区安徽无线电监测专网控制中心。该中心也是长三角经济区安徽频率协调中心和信息处理分中心。

    建设淮河防洪区安徽无线电监测专网。为了保障淮河防汛抗洪通信网的畅通,参照长江防洪监测网规划方案,在淮河安徽段增建3~5个固定无线电监测测向站、两台车载式移动站,与已建的沿淮城市监测站共同组成淮河防洪区安徽无线电监测专网。在蚌埠建设淮河防洪区安徽无线电监测专网控制中心。4)建设VHF/UHF无线电频谱及电磁环境噪声监测(小型站)系统。对重点地区、要害部门、人流物流集中地进行常规电磁频谱监测,积累电磁环境及背景噪声数据资料,为频率台(站)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5)对无线电管理工作任务重的市级监测站配置体制先进、性能优良、功能齐全的移动监测测向车;对现已配置移动监测测向车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测试速度和定位准确度,提高排查无线电干扰的快速反应能力。4、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的建设1)完善和扩建省级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检测频段扩展至30GHz。项目逐步扩展到广播电视等超大功率发射机的测试、工科医设备、机动车和电力线等非无线电设备的辐射测试。基本实现设备检测自动化。2)建设市级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根据需要,为检测工作任务较重的市建设检测实验室,增配相应的设备,完善检测功能,通过国家计量认证。3)建设省无线电监测检测设备标准计量室。开展仪表计量工作和主要无线电参数、物理参数计量,为全省无线电管理使用的仪器仪表提供计量服务。4)建设电磁兼容(EMC)分析室。利用频谱工程软件进行频率协调和干扰机理的分析研究,为无线电频率指配和台(站)设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5、无线电应急通信系统建设

    全省无线电管理应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车和无线电管理通信专网。该系统具备监测控制和数据传输、应急通信功能,平时作为无线电管理信息传输平台,应急时通过移动通信车上的多种技术手段,与相关通信网沟通,为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现场指挥提供应急通信支持。(五)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1、继续加强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与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集中统一领导、协调能力强、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无线电管理机构。2、根据无线电事业发展需要,参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十五”规划中对省级和市级监测站和监测站人员配备要求(见附表2),争取增加编制,充实无线电监测技术力量。3、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凡进必考的原则,选拔年轻的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充实无线电管理队伍,改善人员结构。4、加强无线电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工作。要将教育培训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制订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完善培训制度,确定培训目标。加大培训投入,保证培训经费约占当年预算经费的2%。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对管理人员着重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行政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着重进行技术理论培训,提高技术分析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选送骨干脱产参加国家培训或赴国外深造,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5、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演练和竞赛活动,努力培养一支作风优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无线电管理队伍。  6、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重实绩、重贡献、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奖勤罚懒的工作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预算
    “十一五”期间,全省无线电管理建设项目投资概算经费约3.802亿元。
(二)资金来源
    根据原国家无委第十六次会议“关于无线电管理基础技术设施建设投资应分别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收取的频率占用费中解决,但主要由收取的频率占用费解决”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关于“省级和派出机构十一五建设规划投资、由省财政拨款和国家给省及无线电管理机构的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中列支,主要从频率占用费列支”的精神,我省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建设投资,应按照此规定和要求落实。六、保障措施

     将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作为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解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实施科学的组织和指挥,调集精干队伍,加强协同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积极争取各方面对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支持。强化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相关部门在无线电管理法制建设、机构和队伍建设、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以及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的配合和支持。2.加强无线电管理规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切实将国家频率占用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中,以保障规划建设项目的资金。3.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组。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与监督检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情况向省政府和国家无线电办公室汇报。4.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程的实施。组建项目实施小组,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建立完善的可行性论证、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的管理制度,实现项目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精心组织,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