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富兰克林珠宝公司(注:Peter Franklin Jewelers,以下简称皮特-富兰克林)是一家集制作、零售和进口于一身的珠宝商,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福特韦恩地区(注:Fort Wayne,Indiana),主要经营钻石和有色宝石等商品。
目前,皮特-富兰克林已配置了一套高频RFID追踪管理系统,取代了先前的条码扫描的繁琐程序和效率较低的人工管理模式,分别应用RFID技术管控三家分店的珠宝产品库存盘点及上架管理等活动,以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精准管理、节约工作时间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人工管理成本。皮特-富兰克林选择的这套RFID系统来自于同在福特韦恩地区的业内闭环RFID解决方案先驱——Northern Apex公司。
皮特-富兰克林珠宝公司分店之一:East Dupont
对皮特-富兰克林来说,珠宝产品的库存盘点是一项每日都要做但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每天,大约90%的珠宝单品要从展示柜中取出,放于销售柜台出售;在商店打烊后,没有售出的商品会被从销售柜台取出,存放于保险箱中;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再从保险箱中拿出,放于展示柜中。对珠宝准确的盘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保证珠宝商品的安全(注:有没有丢失或者被盗?),同时也要保证商品都“在其位”,不会出现乱拿乱放的混乱现象。
据Northern Apex公司的商务开发部经理Matt Foreman先生介绍,几年以前,皮特-富兰克林就开始考虑使用RFID技术追踪和管理珠宝、首饰等商品,不过由于标签尺寸以及阅读范围等问题的困扰,直道全面考察了Northern Apex得RFID解决方案——阅读范围足够大、标签形体足够小,计划才得以变成实际应用。
皮特-富兰克林珠宝公司在安哥拉的分店
皮特-富兰克林珠宝公司总裁Peter Ball先生介绍说,在应用RFID追踪管理系统之前,一直是依靠每天的人工盘点加条码扫描的单一工作方式。每隔三个月,公司会对三家商店的珠宝商品进行一次全面清点。当出现商品销售额和商品在库量无法匹配时,商店的员工就需要重新对珠宝一件一件的扫描和核对,直到找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频繁的盘点并不能保证工作的准确度,问题依旧较多,像漏扫条码导致的失误就比较常见。”
皮特-富兰克林安装的RFID系统是高频无源工作系统;其RFID无源高频标签来自于Tagsys公司,运行频率为13.56 MHz,遵循Tagsys空中接口协议;标签尺寸为1平方厘米,拥有唯一ID编码,粘贴在已有的条码标签下面,该类标签的价格还不到一美元/枚。皮特-富兰克林的RFID应用是分阶段进行的,首先,要为其福特韦恩店中全部的贵重珠宝单品贴加RFID标签;在福特韦恩店的标签贴加工作结束后,就要为位于纽黑文(New Haven)和安哥拉地区(Angola)的两家分店的珠宝商品贴加标签。店内员工可以在不打开台柜的情况下使用Tagsys的RFID手持终端扫描珠宝的RFID标签;如果柜子太高,超过了读写器的识读范围——10至12英寸,就要打开柜门,从柜子里面识读。
该RFID系统运行的Galaxy软件是由Northern Apex公司研发的,承担着编码和通过网络USB连接或者Wi-Fi无线网络向皮特-富兰克林内部网络传输信息的任务。Foreman介绍说,系统运营后,大大节省了人工劳动时间,“在应用RFID系统之前,珠宝店盘点商品的工作模式和1006年差不多,都是人工操作。”目前,皮特-富兰克林的“RFID进程”已进展到第二阶段,员工们正在紧张忙碌的为纽黑文分店的珠宝首饰贴加RFID标签。每一件新到达的珠宝新货都要先贴上RFID“身份证”,然后将扫描到的条码信息与RFID标签的惟一ID编码记录备案。启用RFID系统后,皮特-富兰克林将逐步停用原有的条码扫描系统。
在珠宝商品售出后,系统需再次识读珠宝的RFID标签,并将该标签从珠宝上移除,由于这些标签属于可再利用标签,被移除的标签会被重新贴在另外一件珠宝或首饰商品上。Foreman解释说,标签并没有明确的使用寿命,除非完全损坏,否则,如果标签性能完好。就可以无限使用下去。皮特-富兰克林方面希望在2007年年底完成在三家分店配置RFID系统的工程。
对整个工程成本进行核算,皮特-富兰克林需要为RFID系统花费大约一万五千美元,其中的一万美元是花在了RFID标签上。“总的来说,前期成本的确不小,不过,这套系统节约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与收益相比,我认为物超所值。” 皮特-富兰克林珠宝公司将一如既往的在新技术应用于管理方式上大胆革新,追求高效。
如果用非常现实的眼光看待这件案例,保守一点的人会觉得,前期投入太大,后期收益又是未知,这种投资风险太大,不值得冒险。只可惜,忘了我国有句老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RFID射频快报认为,中国企业如果做任何事情都是畏首畏尾,不敢创新的话,也就一事无成。举一个简单例子,老王和老李都看中了一种葡萄新品种,老王爽快地掏了一百块买了良种并种在自家地里,可是老李不敢买,怕亏了老本。到最后,良种葡萄大受欢迎,老王赚得盆满钵满,而老李就只能自掏腰包去买老王的良种葡萄了——只怕是甜在嘴里,苦在心里吧……。
你呢,是老王还是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