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川:RFID可急不可缓
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的RFID可缓而不可急,我的看法正好相反:RFID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标准的制定和技术战略的制定可急而不可缓!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并大力推动中国RFID的标准、战略以及产业链的建立。
进入6月,我们看到了几个令人兴奋的事件。首先是月初在北京举办了国际智能卡博览会,RFID技术已成主流;其次是由科技部牵头、15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于6月9日公布;再次是有消息说,中国的RFID频率规划方案也将在不久后发布,可能会采用国际通行的800MHz/900MHz频段;最后是科技部宣布,政府将规范RFID的产品技术标准,在上海建立一个RFID研发基地,并将在两年内制定出中国标准。
这一系列举措已经表明了政府对于大力发展RFID技术的明确态度,也是中国RFID技术即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一个明确信号。
在发展RFID技术方面,我们之所以不能缓,总括起来说应该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是中国的RFID技术虽然起步不算晚,但是和国外的实际应用相比已经明显地落后了。这一点我曾在此前的多篇文章中谈到过。眼下正在举办的FIFA世界杯,就是RFID应用的一个典型范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本报记者鲁媛媛所写的《掘金世界杯》(本报第20期)。如果我们再看看一些国家在医疗和物流方面的RFID应用,就更能体会差距的明显。
二是中国参与制定RFID国际标准的时间虽然也不算晚,但是却让人明显地感觉话语权不够。反观美国政府对于本国厂商参与Wi-Fi标准制定的大力支持,对比我国自己的WAPI标准一而再地惨遭封杀的情况,如果政府不尽快、及时地予以支持,那么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必然会接着步WAPI的后尘。
三是在标准制定之后,如果没有完善的产业链迅速提供坚实的支撑,那么标准或者会成为空壳,或者会在等待中丧失市场发展的良机。而一种技术产业链的建立与成熟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如果不从现在就开始加快步伐,庞大的中国市场(2006年中国的RFID市场预计为60亿元)就有可能成为他人的盘中餐。
颇有意思的是,科技部官员表示,中国标准将会参照国际标准ISO/IEC18000来制定。我们知道,目前除了ISO/IEC之外,还有美国的EPCGlobal和日本的UID,有希望成为国际标准的大概只有前两种。这意味着要么这两种标准最后合二为一,要么就意味着中国还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与美国企业再次展开标准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