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
将RFID从有些冰冷的供应链上抽离出来,它还有亲切而生动的一面。
2005年下半年,北京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个短片广告:一对年轻夫妇到一个房展会参观,他们一进大门,房展会的信息系统就通过先生佩戴的RFID标签准确地识别出了他,并马上向他发出了欢迎问候;而后系统迅速地将他们引导到了两人偏爱的欧洲家具区。当他们兴奋地到达欧洲家具区时,商场的客户经理已经笑容可掬地等候着他们了。
这个由NEC公司拍摄的广告片展示了令消费者向往的购物体验,但广告片并没有展示出在这个美妙片段之前,这家房展中心为了将两人准确地引导到欧洲家具区所做的大量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当男主人公第一次光临的时候,房展中心就向他发放了带有RFID芯片的访客识别卡,通过店内的读写器,房展中心可以收集到他在每个展区停留的时间。每次,无论是在楼盘、装修区还是家具展区,他们都会在欧式风格区域停留很长时间,看得非常仔细。这些信息都被存在房展中心的数据库中,最终形成了对他们消费喜好的分析和判断,这才有了广告片中的美妙片段。
这个广告和以往有关RFID的宣传不同,它将这个小小的射频标签从有些冰冷的供应链上抽离出来,人们发现它除了能和物品打交道外,还可以如此深入地介入人的行为。
2005年12月初,在日本东京由NEC公司举办的i-EXPO2005展会上,RFID展区所展示的解决方案几乎都与人本身的行为有关。在那里,RFID作为无线网络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展会的年度主题——Ubiquitous(普适网络)紧密贴合。
在i-EXPO2005展会上,RFID展区人气最旺,与它有关的应用因为有了人的介入而让普通人都能看懂。展会上,唯一一个与人没有直接关系的RFID案例是将温度传感器植入RFID标签,对处于供应链中的食品进行温度管理,以确保食品安全、保证食品质量。不过,由于与入口的食物有关,还是能让人感觉到RFID技术背后的温情。目前,日本东北部的一家商社已经采用这种技术对自己生产的新鲜牛肉进行温度管理。整个系统,包括带有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每个成本是300元)和软硬件系统,投入约为15万元人民币。
目前,在日本普通人的生活中,最普及的RFID应用是手机钱包。在这个应用中,手机里融入了RFID技术的Felica卡更像一张智能卡。有了它,人们出门可以不用再带零钞,只须带着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完成小额支付(5万日元以下)。日本人还可以给配有Felica卡的手机里存钱,让其成为地铁、电车月票。在他们进入车站时,只须把自己的手机在入站口的读写器上轻轻一放,闸口就会自动开启。据悉,日本已经卖出了800万部带有Felica卡的手机。
为了满足不同的支付需求,Felica卡被分成好几个区域——金融支付区、商家支付区和个人支付区。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商店利用Felica卡的功能,通过移动运营商向消费者发送消费折扣券;同时,消费者可以登录相关商家的网站下载自己需要的折扣券,这些折扣券会被保存在Felica卡的商家支付区。当消费者到这些商家消费时,他就可以调出手机钱包里的折扣券,将手机放在带有RFID读写器的收款机上,就可以享用到折扣券带来的优惠了。如今,日本可以接受手机钱包支付的店铺大约有2.3万家左右。RFID技术让人们的支付行为变得高效甚至有趣。
就在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一再推迟在其大供应商中强行推广RFID技术之际,在各技术组织为RFID的标准争执不下的时候,与RFID有关的精巧应用却在日本层出不穷。尽管这些应用尚没有形成宏大而完整的链条,这使得RFID技术的规模效益一时之间难以体现,但因为其着眼于技术的终极中心——人,而变得亲切而生动。NEC金杉明信社长在i-EXPO2005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消费者是普适网络时代的启动点。他认为,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原则对单个的日本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商机;对整体日本经济而言,则是恢复竞争力的重要机会。这可能是这些精巧的RFID应用应运而生的根本。
目前,国内RFID的试验性应用也开始从单一的物流领域转向对人的行为的介入。2005年,上海第一百货麾下的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将RFID引入到了CRM中的客户管理环节。目前,它的会员卡都带有RFID标签,每次会员到店的时候,都可以到专门的读写器上读取自己的消费积分情况。未来,妇女用品商店希望会员的每次消费行为都能被写进RFID中。随着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长期记录、积累和分析,店员可以凭借卡中的信息,主动向客户提供购买建议、推销适用商品,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不过,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由于RFID具有随时随地记录人们行为的可能,因此它的介入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自己无处遁行,个人隐私无法得到完整的尊重。因此,企业在应用RFID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过度记录、过度分析,进而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毕竟在技术与人的交互中,人始终是技术的中心,也是技术存在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