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深圳图书馆20年路程不平凡

作者:新浪
来源:来源网络(侵权删)
日期:2007-03-04 11:45:53
摘要:深圳图书馆又成为我国第一家规模应用无线射频标识(RFID)技术的图书馆。
从“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到“国内投资最大的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20年路程不平凡 

  2006年12月20日,是深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深圳图书馆(简称“深图”)将迎来20岁生日,深图新馆也将正式全面向市民开放。这艘青春靓丽的文明旗舰,将在新的起点再次扬帆开始新的航程。 

  深图是深圳“文化立市”战略和“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要标志与突出成果,年仅20岁的她,虽然没有百年馆藏积累,没有孤本善本等镇馆之宝,但她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特色之路,所取得的成绩令图书馆界瞩目: 

  ——服务理念超前。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方位开架借阅服务,推行“开放、平等、免费”的全新服务理念。 

  ——现代化程度领先。由深图研发的ILAS系统改写了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大多依赖国外进口软件的历史,如今的新馆又成为我国第一家规模应用无线射频标识(RFID)技术的图书馆。 

  ——创新服务层出不穷。在国内图书馆界率先开通Internet服务,成立“多媒体阅览室”,实现市馆与6个区馆之间的“通借通还”。 

  今天的深图,是深圳最大的文献信息集散地,她犹如一个枝繁叶茂的文化大家园,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浸润着求知者的知识渴求。每天,都有新思想、新成就在这里闪光,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着涓涓细流般的智力支持,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超前成鹏城风景线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深图从一开始就享受着超前的规划与最高规格的“待遇”。 

  在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就提出了要建设包括深图在内的八大文化景观,强调“要高标准、超前考虑”图书馆建设,并在当时的黄金宝地——环境优美的荔枝公园旁划出一块达2.19万平方米的地块用于建设图书馆。 

  于1986年正式开馆的深图,是全国第一个“免证进馆、全开架服务”的图书馆。在当时全国图书馆阅读率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深图日均进馆达5000多人次,并且创造了读书热经年不衰的奇迹。半夜排队办证,冒雨领证,阅览室座无虚席,在深图都是常见的景观。国际图联副主席鲍顿参观深图后感慨地说:“我参观了世界各国的许多图书馆,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 

  由于经常人满为患,老深图已经不能满足特区社会和人口发展的需要。上个世纪末,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建设新的市中心区时,决定兴建具有一流水准、代表新世纪深圳城市形象的现代文化设施,深图新馆便成为其中之一。 

  从以前的黄金宝地,到今天的深圳中心区,深图新馆的建设,再次显示出深圳市高标准发展图书馆事业的超前眼光。 

  这座由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气势恢弘、极富现代感的大型建筑在中心区拔地而起,并于今年7月落成试开馆,成为深圳一道崭新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新馆外观主体色调为黑色,庄重而又厚实;建筑的西南部宛若三本翻开的巨型图书;正面宽阔明亮的玻璃曲面迎面而起,层层递升至大楼的顶端,恍如一架架天梯;走进图书馆大厅,根根银白色的钢筋骨架互相交错,冲天而起,交织成一片茂密的知识森林;站立在图书馆当中,看着宽敞透亮的阅读大厅,层层叠叠的书架,凌空繁忙的电梯,似乎邀读者上九天揽月,探寻那未知的知识世界。 

  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深图新馆,楼高8层,建筑费用达7.75亿元,是目前国内投资最大的图书馆。该馆设计藏书容量400万册,可提供阅览座位2500个,网络信息点3000个,设施十分先进。全馆共分6层服务区,全部采用世界通行的“模数化”设计,即大空间、无间隔、灵活设置。 

  试开馆以来,新馆进馆读者量、外借文献量、办证量成数倍增长,日进馆读者达到8000人次以上,开馆当天,仅半天时间,进馆读者高达2.3万人次。且再次出现了排队办证、借书的“火爆”场面,最多一天办证量高达1600个。 

  谱写数字化智能化新篇章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一贯以创新精神著称于世。深图,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技术创新带动着深图的快速发展。深图的技术创新之路,谱写出图书馆界的一个传奇。 

  1986年,位于红荔路的深图开馆时,便在图书馆界第一个吃了螃蟹:实现了全开架借阅和计算机管理,这在当时国内图书馆可是石破天惊的事。 

  当时国内图书馆都是以藏为主,外面是阅览室,里面是书库。读者要借本书得先查书目,然后写条子让工作人员去书库找,读者和工作人员都很累。而国外现代图书馆转型的重要一点就是书库和阅览室界限不再严格,像超市一样,读者可直接从书架上取下书本来看,越来越人性化。 

  深圳正是率先向国外现代图书馆学习到这一点,开馆后开架的程度到了读者进门都不需要任何证件,在阅览室到架上拿书也不用证件。 

  当时用计算机管理在国外其实也并不普遍,但深图走在了前面。1986年开馆时就用上了自行研制的“实时计算机光笔流通管理系统”,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了借、还书自动化管理。 

  可以说,深图是国内图书馆界第一个走上信息化道路的。 

  正是深图在计算机自动化方面的创新和领先,使文化部决定把“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的研发委托深图来做。ILAS于1991年研制成功,经专家鉴定后开始向国内进行推广。ILAS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多、实用性最强、入网性能优异、联网性能最佳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它改写了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多依赖国外进口软件的历史,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展出时,被誉为“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骄傲”。 

  继ILAS之后,深图紧接着又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研究与应用平台开发(dILAS)”项目。dILAS系统在新馆得到全面启用,使深图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下实现联网,实现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同时,由深图发起并联合福建、天津、辽宁、湖南、上海等图书馆建立的“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CRLnet)已于2002年正式对外服务,融合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馆藏信息的180多万条网上联合书目,实现了馆藏资源共建共享;而深图与美国OCLC合作,建立的“OCLC中国资源中心”,使中国内地的中文数据真正走出国门,为中文文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享作出了贡献。 

  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深图新馆试开馆后,读者们惊喜地发现,这座图书馆已经迈向了智能化——借书、还书都可以“自助”,不用通过工作人员了。这都因为该馆在国内率先从法国全面引进了RFID系统。它替代了传统的条码技术,极大地简化了书刊借阅手续。在引进RFID的同时,深图人也对此新技术进行了消化和吸收,自主开发了“文献智能定位管理系统”。 

  这一新系统管理着深图超过百万册的馆藏文献,实现了全馆文献的准确定位,实现图书自动分拣、自动整序排架、自助清点馆藏、智能书车和射频防盗报警等一系列高科技管理功能为一体,有效地改善了开放式图书馆架位混乱的局面。 

  配合完善的查询和导航系统,利用一次多本的自助借还设备,读者无需馆员的指引就可完成检索、找书、办理借阅手续的全过程。深图新馆因此成为国内率先实现24小时365天全天候自助还书的图书馆之一。 

  服务创新深受读者欢迎 

  熟悉深图的读者都知道,这里的新服务层出不穷,处处为读者提供便利。事实上,服务创新也是深图20年来改革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 

  早在1998年,深图成立的“多媒体阅览室”,在国内图书馆便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充分利用现代电脑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数字型文献服务的窗口。多年来,多媒体阅览室一直是座无虚席。 

  “书到用时网上来”在深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1年深图开通的“深圳读书网”,让读者轻松拥有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家庭图书馆,而早于1997年推出的“网上深图”,对“远程借阅”功能进行了成功探索,为远程读者提供馆藏书目资源及其它数据库检索服务以及网上虚拟信息咨询服务。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不断增加,深图又适时开展了光盘数据库的查询、光盘读物阅览和查询服务。深图现有藏书180万册,电子文献近百万件,同时在这里还可以不断通过网络获取世界各国图书馆的文献。 

  走进深图,馆中还有馆,时装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商贸图书馆、东盟资料文献中心等新的阅读领域,这些特色使图书馆适应了深圳各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也满足了这些专业领域读者求知需求。 

  一张借书证,能借七个图书馆的图书。目前,深图与六个区图书馆还开通了“通借通还”服务,省却了读者的奔波之苦。读者只需持有市、区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的借书证,就可以就近在市、区七个图书馆借书还书,全市读者“一馆办证、七馆借书;一馆借书,七馆还书”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而深图新馆践行的“开放、平等、免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们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学无贵贱,人人平等,不论是专家、学者、学生,还是打工仔,只要走进深图,都会享受到自己的文化权利,感受读书的和谐氛围。 

  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认为,“开放、平等、免费”是个全新的服务理念,对构建和谐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图的实践在全国具有先导性。 

  带着全新服务理念的深图新馆更加受读者市民的欢迎。今年7月12日前来参加深图新馆落成典礼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认为,深图新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深圳的图书馆事业迈向了新的起点,他希望深图新馆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深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