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风雨兼程 五十载辉煌画卷
五十年风雨兼程 五十载辉煌画卷 | |
——写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所五十年之际 |
|
五十年始终如一
“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是自动化所成立的历史背景,50年来自动化所的几代科学家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动化所也在不断满足国家战略的同时发展壮大起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谭铁牛对记者说。50年来,自动化所虽然几经变迁,但自动化所服务于国家需求的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在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过程中,主持规划制定的有关领导及众多科学家深切感到某些新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如无线电、自动化、半导体和计算技术。为了更快地发展这些新学科,使其在短时间内接近国际水平,中国科学院慎重地考虑了今后科学工作的任务和亟须发展的学科,并向中央有关部门特别提出了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等四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决定把以上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列为“四大紧急措施”,并确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采取紧急措施。作为这一规划的四大紧急措施,根据规划和中央的批示,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四个研究所。
1956年8月18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的张劲夫同志向中央报送了筹建计算技术、电子学、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等四个研究所和筹备委员会名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经过几年的积极筹备,在开展了正常的研究工作和科研队伍的建设等项工作后,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60年2月16日批准,同意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自动化所在筹建和正式成立后的1956年~1969年间,根据中国科学院及国家科委等部门的指示多次对全所研究室的机构设置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坚持依据建所的目的——紧紧围绕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第39项“生产过程机械化及自动化任务规定”中的3901-3905等中心任务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科研成果。如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自动化所研制的快速大量程火球温度测量仪和变磁阻式冲击波压力测量仪,成功地测得火球温度变化及冲击波压力变化情况。1969年8月,由自动化所、北京医学院和北京假肢厂组成的“王世芬电动手任务小组”,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在国家二十年大庆前夕研制出电动假手及我国第一只生物电控制的假手。自动化所承担完成的东方红1号卫星姿态控制、乐音装置、调制器和短波发射任务,让中国人第一次聆听到了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
1968年2月29日因科研体制上的变化,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于1968年2月29日划归国防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
根据我国对自动化学科技术发展的需要,经酝酿并报请上级批准,中国科学院决定1970年2月17日在北京重建自动化研究所,至1982年重建工作完成。1970~1982年间圆满完成了歼-6飞机仪表练习器、天文卫星姿控计算机及试验系统,并成为钢铁、化工、机械电子、纺织造纸、交通、图书出版及各类控制系统和重大仪器设备等工业自动化研制的开拓者。
1983年~1998年间自动化所进入了改革发展时期。1983年7月15日,自动化所根据贯彻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坚持基础研究,将全所研究方向重新确认为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1983~1998年间完成高水平研究成果288项。1991年6月完成的“手写体汉字识别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录入问题,实现汉字录入自动化,它和在此基础上的专用汉字识别系统一起,实现了全社会的文字处理自动化,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1992年12月完成的“2.16光学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同类控制系统的水平。
这一时期,自动化所以“国家级研究开发机构”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对研究所的主体结构进行根本改造,逐步形成“两种机制、三个基地、一条龙”的体制,同时积极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干部制度的改革,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不断调整研究方向,科技工作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基础研究方面,申请到了更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973”科研任务,还完成了多项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这些项目计划的完成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所的科研水平,推动了自动化所的发展,而且也使一些企业的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1998年6月9日,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上报国务院的《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中科院正式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1999年5月,自动化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北京信息科学基地,成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研究所之一;2001年7月经中科院批准进入二期试点,自动化所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春潮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硕果盈枝,绽放出了绚丽的“紫冬花”。
知识创新工程催生重大科技成果
作为一个国家研究所,自动化所始终未敢忘记肩负在自己身上的重大使命,那就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我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若干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特别是在二期知识创新工程中,自动化所坚持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研究所的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化所坚持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凝练科技目标。自2002年起,研究所每年组织发展战略研讨和学科规划。经过反复论证、深入探讨,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身学科优势,确立了复杂信息的智能计算、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集成化智能系统等3个科技方向,凝练了科技发展目标。
在知识创新工程推动下,自动化所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基础研究稳步发展,国防科研取得突破,科技奖项捷报频传,重大产业化项目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合作开创了新的局面,科研与产业化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研究所总体经费收入连年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了各项预定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深入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凝练科技目标;优化科技资源,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组织重大项目,部署领域前沿研究;加强组织结构调整,完善学科布局等举措,不断催生出重大科技成果。
以戴汝为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在试点二期中圆满地完成了题为“支持宏观经济决策的人机结合综合集成体系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作为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界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方法论,是对于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原创性贡献。
自动化研究所长期立足建立“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开展图像、语音、语言与数据发掘的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研究,大大降低了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和增加了算法的鲁棒性,同时纠正和澄清了国际学术界一些不准确的认识与结论。该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而利用“多模态智能移动平台”完成的主要成果“多机器人协调、控制与仿生关键技术”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自动化分析系统”、“基于现场总线及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系统(MFIAS)”和“多道心理测试与健康监护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规模断层数据的分割和三维重建及其应用”研究,为医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具有很大的医学应用价值,该成果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混合匹配的指纹识别系统与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了指纹识别中的匹配率高、特征信息量小、识别速度快三方面兼顾的挑战性难题,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为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该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虹膜图像获取与识别技术”研究从信号处理、图像分析与理解、视觉认知等多个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虹膜特征表达方法,提出了最具有区分能力的虹膜特征,在保证识别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在总体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改变了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自动化所特别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需求,加强了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除基于现场总线及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系统(MFIAS)在钢铁、焦化、冶炼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以外,还在石油、纺织等骨干行业的升级改造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1至2004年,自动化所共发表科技论文1232篇,其中院评估认可的高水平论文32篇,SCI收录论文253篇,国际期刊论文241篇。值得指出,近几年研究所科技论文不仅数量显著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自动化所被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录用发表的论文数占国内同期同类论文总篇数的50%左右。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北京市科研系统前十名。
仅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自动化所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科院首届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这些科技成果奖的获得,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所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与知名度,进一步确立了自动化所在智能控制和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学术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70年代以前,自动化所主要以承担国防军工任务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自动化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创立了享誉中关村的中自集团。根据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精神,为促进研究所与工业的紧密结合,加快我国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所报请中国科学院批准,于1984年11月15日经北京市海淀工商管理局核准登记成立中国自动化技术公司,由此迈开了自动化所高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公司以自动化所已有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基础,积极开展与工业部门等的合作开发工作,当年就对外签订了数十个合作开发项目合同,并积极参加首届全国科技产品交易会,积极推介自动化所已有的新技术、新产品,签订了价值1400多万元的近百个转让技术、销售产品和技术服务合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1年3月26日,经海淀工商局批准,中国自动化技术公司更名为北京中自技术公司。20年来,中自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为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作出了贡献。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技术研究所科技创新的出发点,也是科技创新的归宿。进入新世纪自动化所围绕促进高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社会化,围绕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自动化所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建设技术转移平台。2002年积极参与了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中心现已成为中科院乃至全国技术转移方面的领头雁,先后与北京市共建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工业技术支撑与产业促进平台”,为中科院研究所的技术转移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2004年10月,自动化所与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中自孵化园”,并作为第13个园区纳入中关村科技园服务体系,成为中科院的首个专业孵化园。研究所这些技术转移平台的建立,为科技与产业更好地衔接、国有经营性资本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动化所还积极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探讨科技与经济深度结合的新机制,使研究开发工作更加贴近市场。如与韩国三星综合技术院共建了中韩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与上海盛大网络公司共建了数字娱乐联合实验室等。同时,自动化所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对投资企业的改制,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等措施,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创新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交融,对技术提供者的要求也越趋综合性。面对企业日益复杂且对系统集成要求高的项目需求,自动化所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集成、共性与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先后为多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上海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在数字电视芯片的开发上一直存在着技术瓶颈,为帮助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自动化所积极组织专家与对方洽谈合作,双方于2003年4月达合作意向,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效地推动上广电集团在数字高清电视的快速发展,并将带动我国电视机芯片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
自动化所在信息与自动化两大高技术领域均具有很强的科技实力,近年来自动化所找准行业需求,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多项成果在改造石油、纺织、焦化等传统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力推动了控制学科的发展。
自动化所与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共同开发完成的“汽油油品在线优化调合技术”,就是对传统的油品人工调合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有效地改善了油品产品结构,极大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双方于2003年6月签订500万元项目合同,目前已进入合作二期;同时与燕山石化的合作也在推进之中,改扩建工程预计1600万元……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将是我国油品调合史上的里程碑,据保守估计每年将至少为我国创造十几亿元的利润。
在MFIAS产业化方面,该项技术已在首钢迁安钢铁有限公司、南钢焦化厂等企业的100多个项目中成功实施。在焦化行业,所实施工程数量占该行业的70%左右。该项技术产业化的主体承担部门——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综合自动化技术工程中心)2004年实现工程收入逾750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高新技术产业化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手写识别和OCR识别技术产业化方面,自动化所依托持股企业汉王科技公司(文字识别工程中心)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汉王公司已经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仅汉王手写笔系列产品有30余种,汉王文本王、名片通系列产品近20种,占据非键盘汉字输入市场65%以上的份额。
仅知识创新工程二期,研究所持股企业实现经营总收入11亿元,上缴国家税收6955万元,实现利润4257万元,研究所股权折合产值人民币3亿元。通过企业股权主体多元化和股权社会化工作,自动化所以5148万元的股份带动了3亿元的社会股本。其间,研究所股权变现156万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步入国际大舞台
跻身重要学术组织,确保基础研究的国际发言权;联合国际优势力量,建设基础研究的战略性资源;借助国际合作项目,吸引基础研究的国际性人才;联络海外杰出学者,建设基础研究的“外脑型”队伍……5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自动化所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探索新的国际化机制和模式,拓宽国际合作渠道,稳步提升了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
在对基础性科研工作评价上,自动化所坚持“五有”的评价原则:即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有论文,在国际最高学术讲台上有声音,在国际合作中有一流的伙伴,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有位置,对学科方向的发展有贡献。通过开展广泛的对外联系,结合国际科技合作的新趋势,创新性地开拓出了三种中外联合机构合作的新模式,即中法模式、三星模式和C-STAR模式。
中法模式即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LIAMA)的模式。该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INRIA)于1997年1月共同建立的中法国际合作的联合实验室,LIAMA被列入中科院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是国内第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中外合资的实验室。
实验室中方主任蒋田仔教授告诉记者说,LIAMA是一个开放实验室,每年的项目发展是按照“滚动、淘汰、增新”的方式进行的。如果前期项目进展符合要求,则该项目可以得到新年度的持续支持。否则,将终止项目资助。同时,一些新的申请项目也会得到择优批准。中法课题申请项目规定必须包括有中法双方研究人员。全部研究成果为双方共享,如共同开发的软件技术可以免费交换与使用等。9年多来,中法双方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强度稳步提高。目前信息领域中,LIAMA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并成为中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典范之一,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LIAMA代表了国家级水平的科研合作,因此它比一般的大学、研究所或公司之间的联合实验室更能体现国家科学技术的战略需求,这种国家层次的双边联合实验室能够为两国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LIAMA的示范作用带动下,中科院中法巴斯德研究所等一批联合实验室相继诞生。
二是以中国为基地的联合实验室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研队伍参与国际间重大合作的热情。LIAMA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为中科院以及自动化所在科研项目国际化形象上带来许多益处。LIAMA为中国的研究人员与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与便利条件。特别是可以有更多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参与到国际合作科研课题之中,通过合作得到国际交往能力的全面训练。更为重要的是,联合实验室的基地建设使中国科研队伍有了更多的机会跻身国际间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如LIAMA代表中国首次参与到欧盟第五个框架计划(FP5)中。
三是LIAMA的发展和实践,体现了中法两国政府间致力于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对于两国友好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即时而又深远的。LIAMA的工作不仅局限于“象牙塔”式的科学技术合作,还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推广和发展工作,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广泛而又有影响力的贡献。LIAMA开展在中国推广开放源码SciLab活动充分说明中国参与国际合作是完全可以获得最大国家利益的。
面向国际一流企业的国际合作为研究所的产学研开发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三星模式即自动化所—三星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的模式。2003年10月自动化所与韩国三星综合技术院合作成立了人机交互联合实验室(CASIA-SAIT HCI Joint Lab),共同致力于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与技术开发。由于自动化所在模式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方面已形成的技术优势,以及三星综合技术院在高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方面的成功经验,促成了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合作,通过开展共建联合实验室,以期达到“双赢”的目标。中韩三星联合实验室的运行原则是“目标明确,项目为先”。
虽然三星电子在全世界建有很多联合实验室,在中国也有几家。但是和其他联合实验室不同的是,三星电子和自动化所合作建立的实验室不仅投入财力,还投入相当数量的研究人员。这样使得联合实验室的管理更加具有企业化规范和标准的特征,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三星模式为今后研究院所面向高技术的类似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C-STAR模式即自动化所参与国际口语翻译先进研究联盟(C-STAR)的模式。2001年,经过严格考核,自动化所被接纳为C-STAR代表中文的唯一核心成员,参与多国语音翻译项目的合作研究计划,负责中文语音的识别、合成、中文的识别结果转换到C-STAR中间格式(IF)、由IF到中文文本的生成以及中方的服务平台。
C-STAR模式带来的启示是,以研究组为单位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组织下的国际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方面,研究组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扩大国际影响,在多边组织的“大伞”下缔结各种双边合作关系,以多争取国际合作科研经费、锻炼优秀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出发,在国际联盟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拥有发言权,实现国际大型资源库的共享,利用多边合作框架以及由此产生的双边合作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除上述有特点的三种模式以外,自动化所还广泛地开展与美、英、日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不断提升研究所的国际化水平,从而推进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始终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增进了研究所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密切联系,促进了资源共享,加快了科研工作,提升了学术地位。通过国际化使自动化所的科研选题始终处于国际前沿。近几年研究所开辟的学科方向、确立的研究课题都处于国际最前沿,如智能机器人、RFID、传感网络、生物识别等。
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了科研工作的发展。研究所在中法实验室合作的基础之上,联合中、欧五国10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了由欧盟和国家科技部资助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同日本松下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世界最新中日互译原型机。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开展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协调与控制研究……上述国际合作研究极大地提升了自动化所科研水平。
自动化所还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承办国际会议,扩大了研究所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提高了研究所在国际同行中的学术地位与知名度。不少研究员成为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实施创新工程试点以来,自动化所组织承办了各类国际会议几十次,除了1999年的十四届国际自控联世界大会外,仅2000年就组织了“第三届国际多模态接口会议(ICMI-2000)”,“中文口语信息处理国际会议(ISCSLP)”,“中法语音语言双边研讨会”。2003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IEEE智能交通系统国际大会。2005年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十届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2005)。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选择性地开展信息与自动化及控制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是自动化所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使命。
春风化雨育新人
50年来,自动化培养并向外输送了大量的科技骨干人才,如1965年11月25日,根据第三次自动化工作会议精神,将自动化所的401室和402室的大部分科技人员调往沈阳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即后来更名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科学家蒋新松。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开展,自动化所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所国家级的高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所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为科学事业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
针对当前研究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研究生中应届学生比重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和接受的人文教育较少等方面的问题,自动化所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党、政、团、学和导师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些基本规范的教育形式,
首先是加强研究所整体的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成才氛围。谭铁牛说,“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因此,自动化所通过园区环境的改造和文化氛围的建设,努力增强职工、学生的自豪感。通过电子所务、职代会、所长信箱等一系列活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广大职工、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动化所是一个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家”。
同时建立健全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培养管理体系多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所长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把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贯通于研究所科研创新的全过程,贯通于研究所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全所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自动化所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形成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范。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基层是关键。实验室、工程中心、课题组、导师培养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把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和业务培养统一起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自动化所对研究生导师要求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对教书育人业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
自动化所积极倡导“以党建带团建”“团学共建”的方针,加强党对研究生中的共青团组织、研究生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团结、凝聚研究生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研究生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以及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组织和宣传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支持和引导研究生社团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为广大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思想、学术、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利用广大研究生的学科背景优势,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奉献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进入新世纪,自动化所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保证了创新目标的完成,在人才招聘、在岗培训、考核激励、动态优化、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性的探索。通过人才队伍建设,自动化所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创新团队初具规模,一批将帅人才在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动化所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863”专家委成员1人、专家组成员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863”项目负责人3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研究所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自动化所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稳步增强,汇集了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他们中有在海外已经事业有成,甘愿放弃优厚待遇报效祖国的科学家;有舍弃外企高薪,来到自动化所为祖国的科研事业默默奉献的青年学者;有“身在海外,心向祖国”的“外脑”专家;还有自主培养的具有扎实科研基础的高素质科研骨干。
这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几番推辞下,中科院自动化所高技术创新中心现任助理研究员丁鹏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丁鹏于1993年9月至2000年3月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之后到自动化所学习,并于2003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丁鹏应聘到NEC中国研究院工作,2004年7月毅然辞去外企工作回到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自动化所。
在被问到回到研究所是出于何种考虑时,丁鹏说虽然在外企工作待遇不错,压力也不是很大,但总有一种难以学以致用的感觉,有时甚至感到有些渺茫,个人发展、锻炼能力的空间不大。丁鹏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更能发挥自己智慧的空间。这时自动化所再次吸引了丁鹏。丁鹏从事的工作包括: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技术、关键词检出技术、声学模型及其自适应算法的研究,以及面向海量音视频内容计算的平台技术开发等。丁鹏认为,研究所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将给他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所工作两年以来,丁鹏在自身科研、工程和管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亲身见证了所在研究团队的跨越式发展。丁鹏和他的同事们在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的语音处理技术方面取得快速进步;以现代网络和计算技术为基础的面向海量音视频内容计算平台成功开发和规模应用;多项面向真实应用音视频处理系统得到实际部署和运行;研发团队规模的不断壮大。丁鹏说:“回来后正如当时我所期望的,研究工作和事业发展得很快,我的能力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作为一个缩影,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出了研究所为科研人员所创造的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和谐研究环境。”
“创新文化建设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所最基础的工作,也是长远发展的保障。”谭铁牛说。自动化所领导班子提出了“摆正位子,放下架子,少想票子,多动脑子,迈开步子,勇挑担子”的“六子作风”,作为自律要求,利用各种形式与员工加强了解、促进沟通。2003年初,自动化所领导集体被中国科学院党组授予“优秀领导集体”称号。
自动化所在具体实践中,以所务公开推动民主管理,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良好文化;自动化所一直对制度建设高度重视,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相对完备的自动化所规章制度体系,包括了基本制度、党群管理、科研管理等八篇四十四章,做到绝大部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定期召开的职工大会,丰富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全所职工的凝聚力,形成了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园区环境,特别是自动化大厦的建设不仅为广大科技人员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活动环境,提升了研究所职工、研究生的自豪感,同时也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学家加盟自动化所,也吸引了大量青年报考自动化所的研究生,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自动化所共招聘进入创新基地优秀人才73人,其中引进杰出人才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1人。尤其是近两年,受自动化所的环境和政策吸引,一批在国外研发机构和外资企业工作的优秀人才加盟自动化所,出现了国内信息与自动化领域少有的“人才回流”现象。这些人才的引进为自动化所的科研事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增强了人才队伍的活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走过50年光辉历程的自动化所,正在向建设一个人才济济、成果卓著、扎根于社会、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一流国立研究所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