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成立
据报道, 2005年9月27日,一个由12家企业、院校、研究所组成的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成立,到会嘉宾来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科委、发改委、经委、农委、上海交大、复旦大学、IBM公司、德州仪器上海公司、Inside公司、上海计量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上海申博、上海金山石化物流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上海贝岭、斑马技术、长江计算机、上海邮电通信设备公司、上海先达、上海标准院、北京甲骨文、北京维深、北京世纪创成、山东标准化研究院等沪内外诸多单位。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出席成立大会并为联盟揭牌。
大会现场
嘉宾代表证采用RFID标签
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李逸平主任主持,上海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盛焕烨教授作为联盟主席作了工作报告。盛焕烨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该联盟的宗旨是:整合上海在RFID与物联网领域的技术资源,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合作,提升上海在RFID与物联网领域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水平,促进上海RFID与物联网产业链的行成和快速健康发展。旨在通过官、产、学、研的互动合作,使上海占据RFID与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上海乃至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应用RFID与物联网技术,促进井喷效应的形成,增加RFID对上海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
在组织架构上,RFID联盟接受上海市科委的领导,挂靠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分硬件组、软件组、检测组、标准与知识产权组、应用系统与产业化组、交流组等六个工作组展开工作。
联盟的近期工作可以概括为“建设两个中心,形成一批应用示范基地,抓好一条产业链,发布一本年度发展报告,促进井喷效应。”具体来说就是:
(1) 建设两个中心
重点建设以RFID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和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上海RFID演示中心”和以RFID产品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测试评估为主要功能的”上海RFID测试中心’这两个技术高地;
(2) 形成一批应用示范基地
在典型企业和行业推进RFID技术的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应用推动上海RFID 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3) 抓好一条产业链
促进包括RFID标准、芯片、天线、封装、读写器、中间件、应用系统集成、测试平台在内的上海RFID产业链企业的上下联动,加快上海RFID产业链的形成;
(4) 发布一本年度发展报告
定期发布上海及国内外RFID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简报,以及上海RFID技术和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随后,联盟应用示范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上海市政府姜平副秘书长讲话指出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要坚持标准先行,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形成井喷效应。
最后,上海市严隽琪副市长为联盟揭牌,宣布联盟正式成立。
在此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上海市科委陈克宏副主任及部分专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陈克宏副主任表示,上海市政府明确把RFID作为上海市重大科技支撑产业,上海在“十一五”期间将RFID作为重点项目推进,以产学研联盟的形式来推进RFID在沪上的应用。
上海市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猪肉供应的60%来自外省市,均从8个指定道口进入上海。他们已在这些道口安装了阅读器系统,有10个外地种猪场已开始给种猪戴上电子标签的“耳环”,今明两年内本市的大型种猪场、批发市场也将逐步推广。今后市民可以对商品追根溯源,如超市里一块猪肉,是在哪个农场“诞生”的,检验员是谁,在哪里屠宰,又在哪个道口进入上海。通过电子标签,“身份来历”清晰无误,市民吃肉更放心。
电子标签离市民生活越来越近。国庆期间买烟花庆祝,说不定买到的就是经过电子标签检验的产品。上海市已陆续向外省市的烟花爆竹制造商发放电子标签,每箱贴一个。依托后台的互联网支撑,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危险品进行监控,例如一辆运载液化气瓶的货车已过哪个道口,车上的气瓶是否都为合格产品等。
有了技术,关键是产业化。据闵昊教授介绍,目前电子标签国际市场的成本价是14美分/个,每年以25%-30%的速度下降。为加速电子标签在上海的推广运用,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次记者见面会也成了RFID技术的一个普及介绍会,通过与专家的互动,记者们了解了RFID电子标签的构造、原理、频段、与条码的区别等基本知识。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也称“聪明标签”,学名为RFID(射频识别),由电子芯片、阅读器和微型天线三部分组成。电子芯片可以保存货物的有关信息,例如生产地、流通环节等。如果芯片在阅读器周围3-7米范围内,它会得到感应,把自己所携带的信息发给阅读器,最后在电脑上显示出来。和传统条形码相比,电子标签芯片容量大得多;如有一大批货物一起到达,只要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每件货品上的信息会同时读出,节省检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