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放弃才能活得更好——达实智能的“自主创新经”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公司从代理国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产品起家,进而从事国外大型控制系统产品的系统集成。1998年起,公司加大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每年将销售总额的10%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在智能建筑、数字社区、智能仓储、工业燃烧控制等领域迅猛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达实在科研成果的研究和成果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并且在产学研结合、研发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出许多新鲜的经验。
巧借外力闯出新路
在达实公司众多的荣誉和资质奖牌中,有一块“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该公司多年来与高校紧密合作的一大成果之一。
达实公司初创时期,研发力量比较薄弱。在与母校合肥工业大学的老师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公司总裁刘磅突然意识到:高校科研力量雄厚,却有许多成果束之高阁,企校合作空间无限!
合作,先从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始。具体做法是:第一年,研究生在学校用1年左右时间完成校方要求的课程学习,确定研究方向及学位论文工作任务书。第二年,研究生进入达实公司,结合研究课题,进行为期1年左右的实践锻炼,公司从技术部为每位研究生选定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辅导老师,组成小组开展具体的课题的研究与系统的现场测试等任务。最后研究生回到学校完成论文撰写及答辩等工作。
多年实践下来,效果可用“多赢”来概括:学生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企业留下了成果,学校则把触角伸向产业。如今,与达实合作的大学,已经增加到11所,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达36人,工程博士3人。该公司的工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中心也升格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在广东省自动化企业中还是第一家。
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基础,达实与各大学在建立了密切的研发合作关系,联合攻关、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资本合作……达实的产学研一体化之路越走越宽。
刘磅介绍说,目前公司的许多重大技术方案、重要的技术突破,都借助了高校的力量,产学研一体化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逾亿元。
换个角度认识科研成果
在1999年的首届高交会上,达实公司试着推出一个智能卡项目寻找合作伙伴,结果香港某大型集团相中该项目并注资1000万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这家合资公司发展顺利,承揽了第二届高交会的智能卡电子门票系统。
“这一成功尝试使得我们对资本市场有了初步了解,不仅能够从技术、市场的角度来看待研发成果的价值,还能以资本的眼光来认识其价值。”刘磅说。
从此,公司开始更加主动地向资本市场靠拢,于2000年吸纳了清华大学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创新投、高新投、兖矿集团等一批新股东,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3年,公司再次进行了新的增资扩股。
如今,蓬勃发展的达实公司,还在筹划进一步的资本运作。刘磅称,通过资本运作,不仅可提高品牌效应,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而且对公司的研发方向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创新研发管理模式
如何留住科技人才,是许多高科技企业老总最关心的问题,最常用的招数是高薪、股份。
这些招数,达实也用。不过,刘磅认为,高薪、股份、期权并不是万能的,“高薪或股份,既是激励的工具,也是制约的工具。如果想拉动科技人员加速往前跑,拉力要复杂得多,需要有更科学的激励机制。”
为此,达实在研发中引进了通常只用在经营活动中的“PM项目管理”模式,即围绕某一研发项目,成立专门的小组,公司管理层与项目组共同讨论、设定目标,制定奖惩措施等。“这一模式的优点是,项目组成员能够自愿地向他人宣告,愿意承担各种名利的损失和收获,给自己增加压力,同时也是自我前行的动力。这比强行地给他们加压,效果要好得多。”刘磅说。
“幸福就是在不断地前进”,项目组的一位员工说,“我在研发的过程中,在项目组的团队中不断前进,就体会到了这种幸福。”
刘磅介绍,目前,达实围绕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级控制器方向,已经成立了三个研发项目组,通过这种“幸福”的方式,运转效果良好。
忍痛割爱,是为了活得更好
在采访中,刘磅还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个朋友,手头有三个很好的科研成果,却苦于资金不足,迟迟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为此找刘磅商量怎么办。刘磅给的建议是,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能成功!至于另外两个成果,要么卖掉,要么先放着。
这种建议,可以说是刘磅是从达实的发展经历及他自己多年实践而得出的体会。刘磅说,达实公司初创时,手头也有不少好的项目,当时公司里有人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但刘磅在冷静分析了公司的实力后,果断决定重点进攻楼宇自动化这一领域,并集中力量投入,结果从一个小小的门禁卡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化企业。
“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都想着做强做大,但往往一不小心,没把企业做大,却把事情做多了。”刘磅不无感慨地说,“有位外国企业家曾说过,中国企业总是有钱干几件事,但却没足够的钱干好一件事。这一点值得许多创业者深思。”
刘磅说,在深圳,许多企业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成果也不少,但生了一大堆“孩子”,却没能力养。对这类企业,最好选择一两个些好的苗子,作为主业,专注做下去,把一些暂时养不起的“孩子”卖掉,这样成功的几率就大得多。“很多时候,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要勇于忍痛割爱。只有这样,才能活得更好。”刘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