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打开供应链暗盒

作者:信息周刊
日期:2007-03-04 11:41:59
摘要:打开供应链暗盒
关键词:相关行业
   在供应链系统中采用新技术实现可视化将是大势所趋。

    文/Olina Chen

    有一批重要的药品即将被送往美国西海岸,如何确保这批药品的安全?一家医药公司的供应链总监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大型的物流公司通常采用实时监测的方式,这种方式只能向企业随时报告货物停留在哪个港口、是否已经报关等常规信息。这位供应链总监更想知道,在运送过程中药品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货物是否会被掉包等更细节性的信息。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几乎没有一家物流公司能满足他的愿望。

 

    其实,对许多企业而言,货品从工厂下线装箱付运直至其卸载到仓库前,货品的信息都是不透明的。“很明显,‘暗箱操作’带来的最大弊病就是无法保证货品的安全。”优利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优利中国公司”)亚太区供应链管理首席合伙人汤姆。思霖恳(Tom Zielinski)表示,“而可视化供应链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

    RFID助力可视化

    美国国防部正是借助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来加强供应链可视性,从而确保货品的安全。据介绍,美国军方的In-Transit Visibility系统是全球最大的RFID网络,使用了分布在30多个国家的机场、海港和铁路终端的近1,500个节点,每天监控数千个货柜和集装箱。该RFID网络使美国军队能够追踪货物运输,包括食物、水、弹药、汽油和制服等物资供应每一步的情况,有效保证货品的安全。 因为对美国国防部来说,“丢失一件武器,所带来的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安全仅仅是供应链可视化带来的好处之一,它还能帮助企业节约成本。美国斯坦福大学专家估计,如果通过RFID这类新技术加强物流透明性,平均一个货柜就能节省2,000美元的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RFID能够同时扫描整个货箱,减少了检查和重新包装中的人力成本,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2004 年第四季度,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下称“飞利浦公司”)开始部署采用了RFID技术的产品,为飞利浦半导体在中国台湾省高雄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域配送中心间的往来货箱加贴标签,以提高其亚洲内部供应链的效率。作为 RFID 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首次重大部署,飞利浦公司在项目进行中得到了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如 法国标签系统公司(Tagsys) 和智能标签公司(Smartag)提供了标签,前者还提供了读卡器;斑马技术公司(Zebra) 提供了打印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辅以系统集成等。

    飞利浦半导体亚太区智能识别产品市场销售高级总监罗普安(Brian Neil Robertson)表示,RFID实时追踪通过缩短周期,提高了出货内容确认速度。目前,飞利浦公司出入库时间节省了50%,随之带来的效率提升同样显著。对外来说,成品传输到客户手中的交货时间极大缩短,降幅为一天;对内,由于物料搬运过程中的人力成本降低,飞利浦公司节省出更多时间用于进一步改进客户服务,提高竞争力。

    RFID的应用还有助企业更有效地实时管理库存地点,更好地制定出货计划,最终使仓库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采购部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同行中的确存在着因供应链不透明,导致交货期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的例子。为了避免类似的损失,企业通常采用了签订长期购销合同,让供应商配备相应库存的方法。然而,库存积压既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又增加了存货的管理成本,这给供应链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多种选择

    除了RFID,各种追踪技术诸如条形码、蜂窝和卫星技术等都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优利系统公司(Unisys, 下称“优利公司”)全球供应链事业部副总裁及合伙人范坚思 (James G. Fry)指出,先进的传感器和扫描工具甚至能够测量湿度、温度、光线、辐射等。例如,采用化学传感器的水果种植者能够测量其农产品将会腐烂的时间,使用这种实时数据,生产者能够调整供应链,确保果实在运抵超市时成熟。

    面对如此众多的技术,企业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范坚思表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流程,需要的技术也不相同。通常来说,企业在选取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业务特点,包括地点、产品特性、货品状态、安全性、遵守不同地方规章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最终,企业根据需要的追踪水平,确定采用最经济高效的成熟技术。

    一家经常在国内采购厨具用品运往德国的企业,明确表示他们不需要追踪每一件货物或是一箱货物的状态。

    他们只想跟踪一个装有数十个或数百个货箱的货柜,或者跟踪运输货物的运输工具的情况。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就能实现对货车的调度和货物的追踪管理。物流公司只需在货车车顶上安装一个通信盒,驾驶员和总部之间就能实时通信。总部通过卫星知道货物的实时位置,并将这一信息更新到数据库中,这家德国企业就能通过网络或电话了解到货物目前所在的位置。

    以整合为前提

    尽管新技术的部署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企业在选型和部署这些新技术时还是顾虑重重。上海外高桥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杨平说,新技术对企业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在规范化、透明化、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IT部门去操作,才有可能推动可视化供应链的顺利实施。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流程做出调整和优化。

    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优利公司尽量简化了自身的解决方案,并声称这类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支持混合环境,包括RFID技术、智能条形码、隐形色带和其他方式。更关键的是,它可和企业现行系统集成起来,在很多情况下不用添加配置就可能处理通过新追踪技术获得的大量数据。但顾能公司(Gartner)执行副总裁琳达。柯恩(Linda Cohen)指出,大多数全球商务应用的解决方案类型往往非常复杂,因为它们需要重新配置将技术应用于过程的方式。“流程要贯通平台、网络和应用三个层面来优化技术,才能打造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柯恩说。

    对此,飞利浦公司的提议是,首先必须明确新技术的部署能为哪些业务带来益处。在半导体供应链项目的部署中,飞利浦公司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准备。在确定了两地及两地间可以改进的流程后,飞利浦公司拟订了未来需要部署的流程蓝图;部署了变更流程来管理这些转变;最后才是购买所需设备。

    部署过程中,飞利浦公司力争将实施系统对现有业务带来的冲击降至最低。分步骤部署是相对稳妥的办法,这也为业务的进一步扩展打下了基础。

    流程整合后,企业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突发状况。不少公司使用手机进行联络,但要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网络上,又得花费一段时间。一家全球100强的服装公司采用了掌上电脑与总部联系,这样一来,总部就可以迅速对业务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判断,并做出准确的应对。

    不少物流服务供应商认为,尽管大多数客户并没有主动提出在供应链系统中采用新技术实现可视化,但接下来这方面的需求一定会增长。一个很难回避的现实是,中国目前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2~2.5倍。本来全球化的企业在中国采购可以节省25%~35%的成本,但由于在中国的采购周期过长,算上被延误的时间,成本反而抬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