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离中国零售业依然遥远
20世纪50年代就被研究出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现在忽然成了IT业界关注的热点,2003年和2004年,德国麦德龙和美国沃尔玛这两个零售业的大腕都表示将试用RFID,显示出RFID在零售业的应用之火已经被点燃。
目前,RFID技术产品线上的许多厂商都在积极动作,期望在新兴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如IBM拿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SUN为RFID推出了Java工具,Oracle也推出了导入和运用RFID的支持服务等等。除了美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日本公司在积极研发RFID的芯片技术,欧洲公司也在考虑采用RFID改进生产流程的效率。
在这股热潮下,中国IT业界同样对RFID投入了很大热情,相关报道层出不穷,厂商也在纷纷积极宣传。但相对于IT厂商的兴奋之情,国内零售业却并未对应用这项技术表现出多少兴趣,对他们来说,RFID应用仍然在那"遥远的地方"。
用武之地广阔
关于RFID的好处,人们已经了解得颇为清楚。作为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解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 三部分组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解读器再读取信息并进行解码,然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由于RFID标签的存储容量是2的96次方以上,所以基本上超市的每一件商品都能用以惟一的代码表示。而以前使用条形码,由于长度的限制,只能用一个类码代表一类产品,商场无法通过代码准确判断每件商品的库存周期。此外,运用了RFID技术后,微芯片会向扫描器自动发出产品序列号等信息,而不需要像传统条形码技术那样进行人工扫描,这种无线即时读取的方式能高速、大容量地处理信息,既省掉了商场招聘收银人员的费用,又可以让顾客不必浪费时间排队付钱。因此,RFID被认为将最终取代现今应用非常广泛的条形码。
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程度上看,目前中国零售企业普遍在操作层面采用的信息化技术比较多,比如收银、收货、库房管理等环节;在管理层的应用情况一般,主要是在销售统计分析方面采用一些IT技术,而在决策层的应用是最少的,一般会应用在采购和资金利用的环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信息部主任杨青松说,国内大多数零售商集中在品类管理方面使用较多的技术手段,而其中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在商品管理的过程中,零售商则主要考虑从损耗和商品周转次数领域寻找压缩成本的空间。可以看出,在中国零售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所覆盖的范围内,无论是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方面,还是在商场的销售操作环节,RFID都可以为提高零售商的利润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杨主任表示,采用RFID,零售企业可以实现降低损耗、降低成本、提高顾客忠诚度、提高食品安全等目标,这个行业是RFID的大有用武之地。理论上而言,零售行业应该欢迎RFID的降临。
等待时间漫长
近期国外有一项调查显示,沃尔玛决定采用RFID似乎对于该技术的普及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虽然22%的受访者表示客户要求在供应链中加入该技术,但仅有7%表示目前已经开始进行。但同时,美国有65%的零售商认为RFID技术会在3到5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更有乐观的预测认为,RFID在2006年就会进入实用阶段,前景还是很看好。相比之下,国内零售业却会让RFID等待的时间更漫长。
"RFID得到广泛应用需要政府和IT厂商的推动。"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虽然RFID有种种"过人之处",可要它在中国零售业内开花结果,却需要耐心等待。从这位负责人的话里也不难看出,在RFID的应用推广上,国内零售商们显得比较被动,他们主动运用这项新技术的兴趣似乎不大,在思维上表现出"等待"的态度。北京物美集团的一位副总经理表示,他们对RFID还并不太了解,虽然知道有这种技术,但要真正采用它还"早着呢!"
那么国内零售行业在等什么呢?"RFID在我国零售业中的应用还是很远的事情。"杨青松说,推行应用的最大困难是成本问题。到今年5月份为止,每个RFID的条码需要花费20美分,即使能降到国外用户能接受的5美分的水平,其价格还是比几分钱一个的传统条形码高出很多。 此外,不仅仅是条形码本身,零售商们还需要为应用而采购大量的配套设备,更是一笔大花费。因此从成本方面考虑,国内零售商只有等到置换旧条码的花费降至他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时才会行动起来。此外,在RFID技术涉及的客户隐私保护问题方面还存在争议,由于RFID的"无孔不入",它甚至遭到了人权组织的抗议。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RFID被完全接受也需要花费一些力气和时间。零售业界普遍认为,国内RFID应用的普及至少需要等7年以后,有可能在7到10年之间,这个过程可谓十分漫长。
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份调查统计表明,目前外资连锁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风头越来越强劲,合资连锁商场的销售额占到了连锁百强的12%,其市场份额比国内连锁业已多出4个百分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规定,在2002年起的3年保护期内,拥有3家以上分店的大型超市连锁企业必须由中方控股。但有资料显示,事实上这一限制早已被突破,有的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所属大型超市已超过30家。国内零售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
由于这样的竞争环境,国内零售商在信息化方面的投投资力度已经在逐步加大,据杨主任介绍,有一家民营零售集团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甚至投入了1.7亿元。但普遍看来,国内零售企业IT投入的平均水平为其销售额的0.2%左右,比国外同行业的投入力度要低很多。从接受RFID的程度来看,国内零售商们似乎也比国外同行慢了半拍。在市场环境越来越要求企业快速应变的情况下,国内零售商面对新技术表现出来的被动反应也许会给他们带来更深远的不利影响。
不过,国内零售业信息化投入偏低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这个市场的潜力还很大。今年6月份,中国零售业首届CEO/CIO高层论坛在青岛举办,会上还发布了中国零售企业CIO的宣言,可见零售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所以对IT厂商来说,中国零售业的信息化现状给他们带来的是利好的信息。最新的消息透露,日本已经研制出能使RFID降价十倍的新芯片,或许RFID很快也会迎来利好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