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身份证将取代户口簿
有关专家指出,要实现身份证取代户口簿,首先必须还户口簿基本的统计功能,剥离依附于户口簿上的核心相关内容,包括土地、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关联项目。
广州市计划用3至5年时间,取消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将按职业分类确定身份的登记管理职能分离出来,取消农业户口,全部统一为广州市居民户口,逐步解除户籍对农民的束缚,促进广州市居民合理流动、分布、居住和劳动就业,最终形成以身份证制度取代户籍制度,为人与资本的充分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今年广州将安排20万名“农转非”指标。“十五”期间,全市260万名农民中将有85万人实现“农转非”。
另外,广州实施身份证制度取代户籍制度,就外来人口而言,将首先在高素质人群中推行。
■中国的户籍制度
中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起源于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主要是为了社会稳定和确保粮食供应,起初户口仅与粮食挂钩。
随着历史发展,户口簿被赋予的功能愈来愈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中愈发凸显。
■户籍制度三大弊端
首先,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
其次,它演化为两种不同的身份制度,形成不平等的两个社会集团,无法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民被限制进城就业,城市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无法得到遏制。
除此之外,数以千万计的民工进入城市后,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进城后,由于没有明确的身份,城市的保障系统将他们排斥在外,因而农民不愿放弃承包土地,他们将占有土地作为最终保障,这又不利于土地流转。
四川:逐步取消户口管制
1999年12月,四川省计划会议决定,“十五”期间,四川将逐步取消户口管制,允许居民到任何地方落户,并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
广西: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
今年4月,广西决定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农转非”计划指标限制,让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流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