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川:RFID依然路途漫漫
吸取WAPI的经验教训,尽快将RFID标准列入国家标准体系并给予强力支持,否则我们还将重蹈覆辙。
RFID其实早在1948年就已被发明出来,发明人是美国人Harry Stockman。那么为什么直到上个世纪末它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呢?因为它一直在等待一种适合于它的无线基础设施,因为它一直在等待大规模的商用,当然也在等待制造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在等待统一标准的出台。
尽管进入今年之后,我们发现有关RFID的各种动作多了起来,规模化的应用也开始出现,但上述所有的等待除了基础设施已经不是大问题以外,其他问题差不多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可想而知,RFID虽然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要成为主流,依然需要时间。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是,企业应该把RFID列入5年或10年的技术规划中去。
3月初,第三届RFID全球年会在美国召开,中国标准似乎成了一个热点,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和WLAN的标准之争相同,既然芯片业的重镇目前仍在美国,我们就不能不预先设想到中国标准的最后出路问题。
同样在3月初,RFID Connect亚洲会议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EPCGlobal提出的第二代RFID标准,所谓第二代标准,其实就是第一代的各种标准之间的互通性规范。尽管这种规范能够有效减少各标准间的数据互用问题,但也从侧面说明,目前统一各种标准而制定全球标准一事显然尚未列入日程,各种标准势力之间的激烈博弈还远未展开。
说到RFID的规模化应用,总少不了要提到沃尔玛,提到它在全球上千亿美元、在中国120亿美元的采购额。事实上,规模化应用并不仅只沃尔玛一家,RFID也不仅限于供应链、仓储或物流业。
RFID在学校、各类连锁店、院校、医院、军队……都有应用,一句话,凡是存在可移 动物体或人体的地方差不多都可以用到RFID。美国国防部之所以对此特别上心,也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跟踪各类武器、人员和军事设施的移 动状况,从而可以在战争中实时地掌握现场情况。试想,在可能牵涉到国家安全和军事打击力量的前提下,RFID标准之争的激烈程度绝对不会亚于WLAN。
中国的RFID标准如果不想重蹈WAPI的覆辙,我们就应该接受教训,尽快将中国标准加以完善后首先指定为国家标准,然后尽快调动可能调动的企业力量投入大规模研发生产,尽快研发“杀手级”应用推动RFID的普及,否则又将为时晚矣。
鉴往而知来者,方可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