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中国何时开花结果
RFID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引起了来自芯片、标签、软件、读卡机具、系统集成以至印刷等领域广大厂商以及物流、包装、零售、制造、交通、公共事业等各应用领域的广泛关注,那么其在中国的应用目前又如何呢?它将会在哪些领域率先应用呢?就让我们听听RFID这条产业链上相关专家、代表们的声音吧!
观点1
RFID将在非开环供应链管理中率先应用
上海华申智能卡应用系统有限公司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王家振
由于集成电路芯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成本大幅度下降,电子标签用于大宗物品标识已成为现实。这项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为全球供应链管理产生革命性变革。但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尽管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未来电子标签应用最大市场,但由于物流业欠发达,相关部门对RFID技术准备不足,特别是对于供应链中应用最广泛的超高频标签,其频率和通讯接口标准的开放尚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我国有关部门,不会全盘接受EPC Global公司的电子标签应用方案,而在建立我国自主的电子标签标准体系方面仍需花上一段时间,因此,在近阶段我国物流业在其供应链管理中大量采用电子标签技术还为时过早。
相反,我国在物品防伪、动物检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方面对电子标签应用有着迫切要求。这类物品标识标签一般使用低频(如动物标识采用134.2KHz)或高频(如危化品等采用13.56MHz)标签。特别是高频标签,其频率范围与我国二代身份证、大城市公共交通卡一卡通IC卡一致,产业部门对于这类标签芯片的生产,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从而为上述非开环供应链管理的电子标签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海为例,动物用电子标签上海市地方标准已经出台,上海的宠物和牲畜免疫已依据这一标准采用电子标签管理;液氯、乙炔等危险化学品气瓶、全市烟花爆竹以及 出租车计价器等强检计量器具也都全面实行电子标签管理;上海地铁全线实行了RFID单程票的一票换乘。目前,上海正在制订基于电子标签的访客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并将建立基于电子标签的访客及其证件(照)管理系统。为此,我国IT产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通过电子标签在非开环供应链管理中的率先应用,将促进我国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和产业的成熟,届时,RFID在我国供应链上的大规模应用才会到来。
观点2
对RFID应用上的投资我是看好的
老虎基金(Tiger Capital Partners)合伙人David Yates (大卫·耶茨)
作为在RFID做投资有7年历史的我来说,我还是比较看好RFID在中国市场的发展。RFID是实现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将有可能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创造新的服务形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业结构。中国的RFID目前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与欧美、日本、韩国,中国的RFID企业目前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不够强,自主研发能力不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但现在的中国市场应该有着不错的机会。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又是巨大的。相信作为供应链“源头”的中国,在RFID技术上面最终也会成为世界的中心。
但对于未来在技术上的投资是否可行,我现在还不好下结论。对于在应用上的技资我还是比较看好。中国政府出于民族产业的考率,现在在标准上下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但作为一个投资者来说,我不在意什么标准, 现在国际上已有成形的标准了,建议中国也能与国际上的标准方向一致,从而把精力放在RFID的应用推广上。
观点3
RFID将优先诞生在出口产品和物流企业中
RFID资深专家 王亮
我们有两个推断性的结论尚在证实之中:一个是RFID将在出口产品中大量应用,一个是RFID将在物流企业中大量装备。
我们的推断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沃尔玛对供应商提出的强制性要求,而沃尔玛全球连锁企业中,至少有300亿美元以上的中国商品充斥其间;二是物联网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架构性趋势,而担任着物品流通任务的物流企业,在可视性的实时监控过程中,也被客户增加了RFID装备的要求。
从国外境况看,沃尔玛的最主要的供应商,其实也是RFID最热心的推动者,而非我们以往想象的完全是被动接受角色;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DHL在其物流中心投入大量资金进行RFID技术试验和装备;拥有600架大型货机的UPS,也把RFID技术应用确定于包裹分捡过程和包裹准确位置方面。
今年年初,我们终于等来了物流企业在RFID应用的一个试验消息。与白沙物流不同,这家深圳的物流企业完全是一种静悄悄的测试:货物的流动方向是由外向内,也就是进口产品的进境方式;RFID测试的阶段是美国人的应用阶段,也就是说在中国境内尚不能被允许的范围;测试物品以集装箱为主,也辅以分包方式,RFID的读取设备装置在运输车辆、托盘、卡口、仓储大门、库房等地。据这家主要业务是为沃尔玛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老总介绍,测试的时间很短,但非常成功。
此后,烟草行业出现RFID应用的试验。
昆明烟草公司数字化仓库建设,应用RFID技术,重点是仓储和配送方面,特别是仓储部分。进货:当货物通过进货口传送带进入仓库时,每托盘货物信息通过进货口读写器写入托盘,然后通过计算机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运算出货位,并通过网络系统将存货指令发到叉车车载系统,按照要求存放到相应货位。出货:叉车接到出货指令,到指定货位叉取托盘货物。叉取前叉车读写器再次确认托盘货物准确性,然后将托盘货物送至出货口传送带,出货口传送带读写器读取托盘标签信息是否准确,校验无误出货。
杭州卷烟厂在中国烟草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项下,应用成品托盘出库RFID系统,在成垛运输的托盘中采用RFID电子标签的方法,通过条码与RFID电子标签的结合,解决了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
此外,中国的港口、大型航运公司、物流仓储企业都有一些围绕集装箱的RFID应用试验。
就RFID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冲击力而言,单品的应用远比集装箱、托盘离我们身边更近。我们也看到了实华开公司与日本一家企业在酒类单品RFID应用的合作,这个实验包括了货物的流动、仓储、防伪等方面。
总体看,就我们所接触到了中国RFID的应用,尚在试验或者测试阶段。
观点4
RFID应用在中国有机会也有挑战
斑马技术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裁 奚君武
在应用方面,射频识别技术将有效提高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水平。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的中国,供应商们当然感受到压力, 然而更应该看到机会。 RFID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制造商仓储及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的流程再造,提高综合竞争力。其次,由于RFID技术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射频识别技术将在交通运输、电子票证、食品跟踪查询、防伪、国防和军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的革命,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将是互联网的革命。这就是为什么IBM、HP、Intel、SAP等世界巨头们无一遗漏地携巨资卷入RFID的行列, 并为其推波助澜。 革命意味着产业洗牌,意味着机会!不可否认我国将是RFID技术的潜在巨大消费市场, 需要大批的应用软件 开发商及系统集成商把远景变为现实, 把技术变为企业的价值。RFID技术的应用同时将推动硬件技术及产品的发展,诸如芯片技术、电子标签封装技术、标签编译/打印技术、识读技术、网络及数据库产品技术……
尽管射频识别技术前景光明, 有些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第一,射频识别作为开放系统的信息技术,标准开发应先行且应该充分考虑与国际标准兼容问题。第二,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很快,用户在选择解决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及可升级/扩展性。第三,同其他技术一样,射频识别技术并非万能,因此,在项目需求的论证上应对RFID有合理的期待。第四,与条码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固然拥有很多的优势,然而这不意味着RFID可以很快取代条码。RFID与条码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取代。在很多领域,条码仍将以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技术而得到持续、广泛的应用。
观点5
成本让RFID在中国处于难产阶段
深圳市惠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惠智敏
RFID在中国的发展,有些人认为目前处于难产阶段。难在哪儿?普遍的观点依次有三:成本、标准和应用。这个观点我同意,我认为更主要的是成本,尤其是标签的成本。一个标签好几块钱,太贵了,贵就限制了应用。
标签又贵在什么地方?贵在inlay的生产,也就是如何实现芯片与载有天线的基板实现互联(电气连接),这个活儿叫做倒装贴片生产技术(一种国际公认的优秀的半导体芯片封装技术),它就是降低标签生产成本的关键。
关于标准和应用,我觉得应用要走在标准的前面的。我们不能单单盯住标准或等着标准出台,要把产业和市场(即应用)都做起来,仿佛足球的三条线,应用是前锋,产业是中场,标准是后卫。
我们要守住大门,可是更要进球。我觉得我们国家后卫做得是好的,但中前场尚需努力。我认为我们是中场,首先要做个好球给前锋,让前锋们用得起的电子标签。
没有谁怀疑电子标签的市场是巨大的,我已经有些朋友在这个行业赚了钱,他们比我做得早。我相信我们也即将赚到钱。
有位RFID界的老前辈说过一句话,“人家喜欢周杰伦,我喜欢电子标签。”让我们以此共勉。其实,国外的市场已经形成,标准和行业都形成了,只是成本偏高。怎么办,找中国人呀,他们认为中国人在这方面最有办法,说明中国人能对世界作贡献。
观点6
关键的应用问题是整合信息系统的问题
中国RFID产业联盟
执行秘书长 欧阳宇
目前,RFID的应用环境还不太成熟。因为在国内RFID市场存在基础研发力量薄弱、标准化方面企业参与程度不够、国内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时期,RFID的实际利用,主要应采用企业内的闭环式系统和企业间的开放式系统。闭环式系统更加实用化,主要是因为开放式系统还没有做到有效解决供应链各个企业应负担多少费用这一问题。对于封闭式系统,若投资与回报成正比,就能够得到有效地、广泛地推进。
虽然我国RFID技术起步晚,但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系统集成的能力,并在几个特定的领域开发了相关的应用系统,提供了电子标签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
RFID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不完全取决于频率的确定和标准的出台。关键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市场认知程度,以及价格是否足以吸引企业的重视。标准不是一个影响RFID应用的关键问题;成本问题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来说,比如集装箱行业、铁路车皮管理、房产证、交通工具的管理等等都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而关键的应用问题是整合信息系统的问题。
国此,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和RFID技术有关的研究基地和人才梯队,筹集专用的资金,从事RFID尖端技术的研发,支持试验性项目,并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建立,不必完全迎合ISO或EPC标准,逐步确立中国RFID标准的地位。中国企业的产品要想加入国际主流流通渠道,就需要跨越信息交换技术新的门槛,使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应用标准并兼容国际主流RFID标准的电子标签技术。
具体说,中国RFID市场的策略,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广而告之,中国制定RFID标准并不是要设定技术或贸易上的壁垒,而是本土企业开始寻求话语权,是中国IT企业走向成熟的一种体现;
2.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3.采用并购或购买技术专利的方式,可缩短研发周期,走“引进、吸收、创新”的模式;
4.适时出台频率适用标准,给中国企业一个快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5.在证照、防伪、牲畜防疫、儿童安全、交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方面,优先开展RFID应用试点工作,
6.在零售领域,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团购客户、贵宾),可率先采用RFID技术开展VIP专店的方式
7.技术战略与标准战略同步进行。中国推出自己的标准是无可非议的。根据WTO技术壁垒协议的规定,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等五个正当目标的范围内,各国有权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
8.坚持“以应用促标准,以标准带应用”的原则。
链 接
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编译及读出设备组成。电子标签的表面明示信息通常由条码表示,而在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电子标签信息可在标签出厂时写入,也可在作业现场通过内置电子标签编译单元的条码打印机对标签编码并同时将有关信息打印成条码标签。 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品上,作为待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传信息,通常的情况是由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收到的阅读器的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给阅读器。这种通信是在非接触方式下,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耦合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的。
射频识别系统的另一重要性能指标是识读距离,或射频系统的覆盖范围。阅读器可靠读取标签的最大距离,首先取决于标签的性能。通过电池供电的有源标签,读取距离较长,而没有电池供电的无源标签与识读器的作用距离则较短。其次标签及识读器天线的性能、以及环境因素都将影响识读距离。典型的情况是,在低频如13.56MHz频点上一般采用无源标签,通讯距离在10~30cm左右。在高频UHF频段,无源标签的通讯距离可达到3~10m。更高频段的系统一般采用有源标签, 其识读距离可达100米。 (奚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