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信号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项神奇的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就是 RFID,全称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凭借射频信号,就能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拥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等诸多优势。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项技术吧!
    04/11
  • 面向未来更高频率、更高密度、更复杂环境的RFID应用,PCB设计师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系统思维,融合射频、电磁、信号处理等多方面知识,才能打造出真正高性能的RFID硬件平台。
    03/31
  • 3月26日,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成功召开了《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本标准是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见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牵头起草,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归口发布。本次会议有10多位专家及嘉宾出席,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作为会议的主持人。
    03/27
  • RFID 标签如同物品的 “电子身份证”,里面存储着关于物品的详细信息,如产品型号、生产日期、入库时间等。阅读器则负责读取标签中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处理。天线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输。
    03/25
  • 03/21
  •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抽丝剥茧,看看这些政策信号究竟会给安防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03/11
  • rfid标签打印机是一种结合了RFID技术的新型打印机设备。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03/04
  •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射频把信息从标签中读出来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射频识别设备,利用电磁场中感应产生的能量传递到射频标签上,并激励标签产生当前信息的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递到射频识别设备上,从而实现对被识别物体信息的读取和识别。
    02/25
  •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面临的标签碰撞问题,即同频干扰消除,从通信输层信号处理的角度,将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建模为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问题。
    02/18
  • 为提升生理信号数据传输的灵活性、改善兼容性和扩展性、提高数据的可读性以及增强数据的安全性,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牵头制定的《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见附件1、2)。为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02/18
  • 1月7日,《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顺利召开。本标准是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见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牵头起草,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归口发布。
    01/09
  • 按照《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会定于2025年1月7日召开《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评审会,组织专家对该团体标准进行立项评审,并对标准草案进行初步研讨。
    01/08
  • 12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印发《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车联网直连通信无线电发射设备有关技术要求的通知》,将车联网直连通信原有20MHz单一信道带宽配置调整为10MHz或者20MHz两种信道带宽配置。
    12/25
  • 利用rfid技术的无线信号传输特性,结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追踪与定位。这有助于车场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车辆动态,提高车辆调度效率。
    12/18
  • 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 阅读器和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中存储有物品的基本信息。当标签进入阅读器射频信号覆盖范围内时,阅读器通过射频信号将能量和数据发射给标签,标签被激活并将数据返回给阅读器,阅读器可将识别信息进一步传递到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实现信息识读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