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概念炒作
  • 随着高端化转型的风口到来,家电行业高端化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德、日、韩等全球知名家电企业均推出高端系列家电产品及品牌,但不乏一些品牌始终缺乏高端技术的核心支撑,以概念炒作混淆“高端”产品概念。事实证明,真正具有高端价值...
    12/23
  • ICT领域当下什么技术最火?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区块链。是的,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正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区块链将给诸多行业带来颠覆。事实上,区块链正加速在金融、交通、征信等行业的应用,而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结合也非常值得期待。虽然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概念炒作多、应用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力量进入这一市场,区块链产业无疑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07/03
  • 车联网作为一项跨越了汽车、交通运输、信息技术、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媒体娱乐等多个行业的新兴技术,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概念炒作热潮后,正从概念阶段逐步转向市场化,并开始在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据全球著名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专家日前在“2017 中国网联汽车及无人驾驶国际峰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搭载有嵌入式车联网解决方案的乘用车将占据年度总销量的77%,拥有驾驶员辅助系统和可进行部分自动驾驶的乘用车配售率也将达到50%以上。
    03/02
  • 2016年接近尾声,回首一年以来的发展,物联网可谓爬升至前所未有的热度。尽管实际应用尚未普及,但概念炒作已是火热非凡。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2016年以来,物联网领域的十大关键词。
    12/28
  • 虽然智能家居行业在我国的成长已逾十个年头了,但是目前市场离成型仍然有一段距离。市场上可谓“乱象”丛生,这些绊脚石严重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市场乱象繁生,智能家居从概念炒作到价格高抬,相关预测显示,若真如电商一样打起价格战,智能家居就要认输了。
    04/13
  • 企业之间通过竞品“揭短”、在技术研发上相互“吐槽”的行为并不利于本就艰难、在核心技术创新研发上存在短板的中国彩电行业发展。陆刃波建议,对于中国彩电制造企业而言,着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智造”能力,持续不断地提高产品视听品质和制造水平才是当务之急。
    07/28
  • 5月12日 今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的积极推动,“互联网+”概念持续升温,一批上市公司也纷纷改名转型,扎堆“互联网+”。其中虽不乏因资产重组或大股东易主引发主营业务变化而更名的情况,但也存在大量假借“互联网+”之名,行热点概念炒作之实的情形。
    05/12
  • 抹去漫天泡沫的人只能是“用户”,而寻找用户愿意买单的爆品,成为打破物联网僵局的突破口。近期举办的各类智能硬件大赛,背后的主导者大多来自投资泡沫或是云端泡沫,概念炒作、故事路演的结果是助长更多智能硬件泡沫出现,真正的爆品淹没其中。
    02/03
  • 6月27日,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移动金融产业发展趋势与新生代用户研究》报告和移动金融3.0标准,移动金融将进入以“移动金融生态圈”为主导的3.0时代。分析人士认为,这将给移动支付概念炒作提供了契机,相关概念股有望爆发。
    07/01
  • 物联网产业行业人士杨剑勇表示,当人们还在热衷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概念炒作的时候,全球领先的IT企业们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物联网背后的大数据,其潜在的价值正在被逐渐挖掘。
    04/28
  • 现在不难在网络上看到车联网、智能家居等热门字眼。物联网行似乎越来越热,事实正是如此。从早期普遍被大家认为概念炒作,物联网现在已经进入了埋头苦干阶段。
    04/04
  • 2013年是可穿戴硬件以及智能单品发展的元年,智能硬件成为2013年IT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并涌现出一大批整合软硬件资源的单品,特别是健康穿戴产品、智能电视、智能插座、智能控制器、智能路由器、智能盒子等和百姓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硬件产品。这些迹象表明,企业在行动,彻底告别了概念炒作时期;市场也逐渐发挥作用,推动产业前行。这是物联网智能家居产业的年度最大进步和亮点。
    01/10
  • 虽然说大数据这个概念从去年开始才被业界大肆炒作,但如果就此以为大数据目前仍处于概念炒作阶段,似乎有点不准确了。实际上,当记者参加完“中关村大数据日”后,第一感受是,大数据落地速度很可能比大家想象的快。
    12/23
  • 科技日报:在您的理解中,智慧城市是怎样的概念,有没有形象一点的说法?   李维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人们通常所说的“智慧城市”是在时空信息支撑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人类知识物化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等各项活动中,形成不依赖人或少依赖人的智能化专题,按需优化组合,相互之间实现有机协同。一个智慧的城市应当包括像人类感官一样的实时信息感知设备,像人类神经系统一样的信息与指令双向传输网络系统,像人类大脑一样的云计算中心,像人类行为器官一样的应对与处置专题系统。   科技日报: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李维森:建设智慧城市促进解决城市发展面临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75亿,占到了总人口的51%。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加到10亿,城市人口的剧增,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导致交通拥堵、医疗资源紧张、教育资源不均、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城市安全监管等问题的出现。   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以时空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则通过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化的手段,重新审视城市本质、定位发展目标、培育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结构,通过智能传感和智能决策调整城市运行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对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有重大意义。   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布局的智慧城市将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环境,优先选择国土、交通、城管、卫生、应急、环保、旅游和公众等实时性要求高、移动性要求多、自主性要求强的领域开展具有智能性的应用示范。   通过开展25—3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旨在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完善,探索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突破核心技术,凝练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为推动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转型、以及智慧省区和智慧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科技日报:智慧城市建设如何避免资源浪费、概念炒作这方面的问题?   李维森: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政绩工程等问题。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实现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不相适应;二是各领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三是科学技术远远不能支持城市全面的智能化。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只能是一步一步地推
    09/13
  • 7月10日消息,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惨案不断,如何让科技运用于我们的生活,让科技造福人类,变成了专家和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业内专家指出,车联网可提高交通安全性。
    07/11